让群众“方便”的事更加方便 市城管执法局强力整治“场镇缺少公厕”问题

达州日报 2019-11-20 09:36 大字

如厕难曾经是长期困扰场镇群众生活的顽疾,突然想上厕所,却找不到厕所在哪里,如厕环境脏兮兮,捏着鼻子进捏着鼻子出,这样的事既尴尬又烦人。自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以来,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就看见场镇厕所有了质的变化,厕所不再难找,气味不再难闻,环境有了改善、配套设施完善……这一切,让市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了整治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

加快建设 环境更舒适

“公厕建好了,今后我们的‘方便’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这次镇上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事!”昨日,开江县甘棠镇李姓老人看着新建的公厕开心地说。

按照“绿色环保、便民适用、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建管并重”的原则,全市各场镇优先考虑人员密集区公厕的建设,对旱厕、设备老化的公厕启动升级改造,实现公厕设施配置完好无损、功能齐备、运转正常、排污规范,把场镇公厕从望之却步的简陋场所,逐步升级为兼具卫生、休息、文化等功能相融合的品质空间。

免费开放 如厕更方便

人有三急,如厕第一。为避免群众外出找不到厕所的尴尬,各乡镇在新(改)建公厕的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增大公厕密度势在必行。达州市各乡镇大力推进政府、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等机关事业单位内设厕所免费对外开放,并在大门或临街醒目位置统一设置如厕标识牌,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前到镇上借用厕所,不仅找不到,有些地方还上了锁,根本不准外面的人用。这次镇上动了真格,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去借用单位的厕所了。”宣汉县南坝镇居民吴某连连点赞。目前,每个乡镇平均开放3座单位内设厕所,场镇如厕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拓宽渠道 融资更多元

“厕所虽小,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大力鼓励和支持辖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涉及公厕的建设运营中来。”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通川区发动社会资本支持捐建场镇公厕,9家企业对全区17个乡镇场镇公厕进行新(改)建,涉及资金约660万元,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如厕环境,也为为民找到了筹集公厕建设资金的新路子。”各县(市、区)政府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同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整合和利用市场、社会资源,因地制宜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新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压实责任 管护更有序

建好还要管好。最近,检查公厕设施、清扫保洁、走访居民已成了通川区双龙镇副镇长张银每天的“必修课”。为解决场镇公厕管理责任不明晰的问题,市城管执法局在达州市各乡镇推行了建立公厕管理“所长制”,由场镇领导担任“所长”,对公厕建设改造、设施维护、日常卫生保洁及公厕周边环境卫生、秩序等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督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实现每一座厕所出了问题都可以找“所长”。

蹲位洁净整洁见底、厕所内地面光洁无积水、维修不超过一天……随着一系列整治措施的落实,如今,场镇公厕脏乱差的情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闻味找公厕”的调侃也被居民们的点赞代替了。

“厕所虽然小,却是当地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改变“场镇缺少公厕”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群众“方便”更加方便群众,已完成场镇新建公厕12座,改建13座,正在建设25座,29座新建改建公厕将于近期动工,预计年底将有约60座新建公厕建成投运;开放场镇机关事业单位内设厕所855座,完成目标任务的139%,场镇公厕日常管理逐渐步入正轨。下一步,达州市将加快开展“厕所革命”,补齐场镇厕所建设的短板,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本报记者 程科 刘晨

新闻推荐

清清自来水流进农户家

安装水管近日,在开江县讲治镇灯塔村李家院子,该县供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村民李启福家安装自来水管,李启福忙上忙下,当...

开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开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