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物件显遗风 名人书画飘墨香 探秘达州馆藏文物?开江篇
御赐随军琴
团龙纹丝质紫袍
战盔
梳妆盒
铜香炉
绢本《群仙共祝》图轴
开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西魏废帝二年(553)设开州置新宁县,自隋至清,三并三建。民国三年(1914年)命名为开江,沿用至今。
巴蜀之地的富庶滋养了开江人的文情画艺,也让血性刚毅深入开江人的骨髓。见证先民荣耀的御赐古琴、传承前人笔墨丹青的书画卷轴、记录红色岁月的斑驳铁剑……开江文物管理所这些馆藏背后,每一个故事都有动人之处,每一段历史都荡气回肠。据悉,自该所1987年成立以来,馆藏可移动文物1077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国家三级文物127件、一般文物947件。
御赐古琴见证先民荣耀
开江县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把名为日月如意的清代古琴,为国家二级文物。该琴材质为铜,长121厘米,宽12.5厘米,高7厘米,重达17kg,通身呈黄褐色,琴身中部略有青色锈迹,多有祥云装饰,保存较为完整,但仅余琴座无琴弦,琴足缺一。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作为“华夏正音”,寄寓了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如古琴有七根弦,前五弦代表着五行,后两弦代表着文武;古琴有泛音(如天)、按音(如人)和散音(如地)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而在外形结构上,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1.67厘米,日月如意琴亦如此),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部件命名中,则加入了“额”“颈”“肩”“腰”“龙龈”“雁足”等一些拟人化的称谓和神圣动物的名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古琴底部的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古琴音域宽广,余音悠远,一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除了其自身造型雅致值得品玩之外,琴身背后的铭文,更镌刻出不同的故事。
开江文管所藏有的这把日月如意琴,其背部除刻有琴名之外,还刻有“金声玉振”四字,龙池右刻“学剑学书兼学律”;左刻“希贤希圣又希天”。龙池下刻“大清振威将军罗思举制,并有一方印,记录了琴的主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清代名将罗思举的御赐随军琴。罗思举为四川东乡(今四川宣汉普光)人,农家出身,历任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提督,授一等轻车都尉和一品水陆总督,赐“振威将军”。曾在开江回龙镇修有罗家衙门,在普安镇修建了罗家院。1951年,此琴通过征集购买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存有罗思举的战盔和一件团龙纹丝质紫袍,袍饰上的龙纹和高官显爵才能用的紫色均能体现这位名将受皇恩荣宠。
书画卷轴传承前人笔墨
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开江刚柔并济的文化格调,也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来此驻足留念,开江文管所藏有诸多精美别致的书法绘画作品。
馆内藏有的绢本《群仙共祝》图轴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作者为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蒋廷锡。该画轴124厘米,横65厘米,画表略褪色,却不影响画面的整体呈现:三支劲竹从石坡中昂然崛起,两只翠鸟鸣于枝头,石坡顶点缀灵芝四朵,风华滋润,寿石间一丛茂密水仙开放正盛,整个画面疏密有致,虚实相生,静与动的和谐促使画面生机盎发。画轴以“群仙共祝”为名,为何只见花鸟、不见八仙?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以数株水仙喻“群仙”、寿石取“寿”字、竹与“祝”谐音,结合溪水、灵芝等吉祥图案,故为此名。
谈及开江,千年古刹金山寺自然是避不开的。旧时,寺内僧众多时达200余人,曾创办佛学院,古今“梵钟法鼓,声震辰昏”,历为骚人墨客赞咏,留下许多不朽之墨宝,清代蜀中著名画僧竹禅便是其中之一。
这幅清《竹禅石兰》竹图尤为亮眼。该图为两幅,一主绘竹、石、兰花,另一幅主绘山石、鹦哥,用笔老健,笔意酣畅,画左上角载文记:“吾年七十多,养个多事八哥,与我为伴侣,教他念佛陀……”
除此之外,馆内还藏有于佑任、金声、王之相等众多书画大家的卷轴;《民国金山寺受戒略训十师单》,清《大乘妙法莲华经》册页等。
民俗物件彰显古老技艺
魅力开江不仅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还保存有大量工艺精湛、造型各异的各式手工类制品。厚重质朴的铜铁铸器,异彩纷呈的陶瓷玉器,独具风格的谷仓陶罐,用心奇巧的雕刻作品,件件独特、样样别致。
馆内两件铜制梳妆盒就显得尤为别致。其中青铜铸铜牛梳妆盒,通高32厘米,两铜牛各卧于长方形铜盒上,一牧童盘腿坐于牛背吹笛,另一牧童则左手支头交腿斜坐。造型美观、雕饰精美,协调自然富于情趣。
而另一青铜铸双狮滚绣球梳妆盒通高35厘米,铜狮分别仰卧于梳妆盒上,矫健活泼,以绣球嬉戏。狮子凶猛威严,为百兽之王,人们塑造其形将其置于案上,以驱邪辟祟。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发端于先秦成长于汉晋,兴盛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沿用至今。砚材的选用以广东肇庆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洮河砚、山西绛县澄泥砚最为著名,称“四大名砚”。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开江文管所藏有的雕竹石砚十分精美。竹影舞动,一只青蛙立于竹下,恬静自然,反映了古代文人崇尚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活情趣。此外,馆内还有清雕花椭圆形、清葫芦形、清双狮罗汉长方形、山水浮雕椭圆形等诸多石砚,形式多样,雕刻精细。
革命遗物记载红色岁月
红色是开江的代表色,血性刚毅深入开江人的骨髓。抗战年代,开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徐彦刚、唐在刚、覃文等烈士都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红军早期高级将领;王维舟将军在开江组建川东游击军(红33军前身),成立苏维埃政府,使得开江留下了民国铁牛角叉、铁佩剑、铁矛、长柄铁战刀、唐在刚烈士家书影印件等珍贵的革命文物。
据悉,这些红色文物除了在免费开放的开江博物馆展出外,还部分存放在位于宝塔坝的开江红色文化陈列馆中。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新闻推荐
参观陈列馆8月1日上午9时,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的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和张爱萍故居沐浴在一片灿烂阳光中。同样沐浴阳光...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