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困难群众的“实在亲戚”

达州日报 2018-01-11 09:49 大字

“在他的帮助下,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1月5日,家住开江县永兴镇年近8旬的肖金碧老人蹒跚着走进镇政府院坝内,捧出几枚鸡蛋非要镇上干部转交给“李书记”。她说,这是李书记两年前帮忙送的鸡苗,如今已经能下蛋了,他要把这刚下的鸡蛋给李书记送两个尝尝。

老人口中的“李书记”,就是开江县委宣传部干部李宣波。

认亲

8旬老人写信点赞好干部

2015年8月,李宣波服从组织的安排,赴永兴镇挂职任脱贫攻坚专职党委副书记。

他一到镇上,就通过与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了该镇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群众需求等“第一手资料”。

年近8旬的肖金碧老人是永兴镇何家垭口村民,两个女儿均远嫁他乡,至今杳无音讯,她独自一人居住在破烂不堪的房子里,生活十分拮据。

在多次入户走访调查后,李宣波为肖金碧老人送去了鸡苗,帮助她发展起了养殖业,同时对她进行低保兜底,还新建了30平米的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住着很舒服!”老人笑着说。

为表达感激之情,老人给李宣波写下了这样一封感谢信:“我们村的公路修好了,贫困户的房屋也建好了,村里的面貌彻底改变了,我代表何家垭口的村民们感谢您……”

领头

创新举措拓宽发展“半径”

永兴镇有柳家坪与何家垭口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后,该镇提出了“党建引领脱贫、基础助推脱贫、产业支撑脱贫”的总体思路,并科学编制了《永兴镇2015-2020年总体脱贫规划》。

结合全镇的脱贫规划,李宣波主动思考、真抓实干,与永兴镇党委班子一道创新建立了“一联两带四促”机制,即把党的建设、脱贫攻坚和幸福新村建设三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辐射带动全镇精准脱贫奔小康。

在该机制的引导下,如今柳家坪村光伏发电基地全面建成,银杏产业园发展成效显著,集体经济迅猛发展,已如期脱贫。

坚守

永远做困难群众的“亲人”

通过两年的努力,何家垭口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村路硬化了,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办公阵地落成了。昔日的边远贫困村成为了“党旗红、人才聚、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的美丽新村。

2017年,永兴镇贫困村银杏产业总体规模已达1000余亩,花椒产业总体规模已达到600余亩;新建道路23.8公里、集中供水点5个、蓄水池19口、山坪塘24口,全镇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16户377人。

“李宣波在我们镇上工作期间,不仅与全镇干部职工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更是成为了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永兴镇党委书记李祖念介绍说。用肖金碧老人的话说,“他就是我的‘实在亲戚\’!”

如今,李宣波已回到了原单位工作,但来自永兴镇“亲戚”的电话依然响个不停,有咨询政策的,有拉家常的,有表示问候的。

虽然离开了永兴镇,但李宣波还是会抽空去他曾经帮扶的村子走走看看,拉拉家常。连日来,气温极低,他又担心起了永兴镇“亲戚”李大爷家的被子够不够暖和,刘婆婆的拐杖要不要缠一些绒布,张二娃家的生猪出栏了没有……

□陈旭 廖杨 特约记者 何努

新闻推荐

开江县提早谋划明年油菜花节

本报讯近日,开江县委领导深入永兴镇黄金花海进行实地调研,县农业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普安镇、永兴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一同调研。在黄金花海景观石入口,调研组一行骑上自行...

开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开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