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农民获更多“红利”
精准对接市场 改革释放活力
□特约通讯员 何努
“没想到在村里还能领工资!”8月1日,开江县靖安乡竹溪村村民许鹏仑在本村的农业公司里领到4500元月薪时,笑得合不拢嘴。近年来,开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当地农民群众释放出了更多“红利”。
农民吃上“定心丸”
听说土地要流转,许鹏仑曾坚决反对让出他 “坚守”了半辈子的两亩责任田。但传统的耕种方式给他带来的回报确实不高,每亩水稻纯利润不到400元。“还是让出去试试吧!”夫妻俩在犹豫数日后作出了转让决定。“我们的土地反正是经过了确权登记的。”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让开江农民们吃上了 “定心丸”。新街乡实施“统一流转服务、统一土地租金、统一技术支持、统一种养模式、统一用工协商、统一利润分红”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的流转速度飞速前进。
采用土地托管、土地先股后转、成片流转、整村流转等新模式,有效解决土地闲置、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截至目前,作为试点的狮子庙村已累计流转土地1700亩,土地流转率高达80%以上。
“乡上流转服务站有承诺,土地租金每亩不低于500粮食时价,贫困户劳务工资保底80元/天,还可享有总利润5%的分红保障。”村民熊胜奎笑呵呵地介绍说。
在开江已确权登记的58万亩土地中,已成功流转8.89万亩,2017年新确定的14个村“六权同确”改革试点也已全面启动。
“稻田+”构建产业新结构
土地流转让农村获得了新动能,而稻田里的 “大文章”,则让产业得到了新发展。为传统种养“输血”,开江先后筹措资金1.65亿元,布局3.5万亩“稻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
据竹溪村一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稻田+”模式就是利用稻田水稻种植为基础,通过在稻田中开挖深沟,加高加宽田坎,形成“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中养鱼、基上种果”的产业模式。经科学搭配品种,将有机水稻与虾、蟹、泥鳅、鱼、牛、水果、蔬菜等产业进行套养、套种,将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科学的‘共生系统\’不仅能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而且在收益上更是传统种养的数倍。”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开江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双认证”建设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品牌化培育,督促建立“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机制。现已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8个,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3个,省级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个。一年来,外销优质农产品4.6万吨,产值达1.3亿元。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袁志记者何金委文/图)近日,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朱毅一行深入结对帮扶村开江县沙坝场乡石垭口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当天上午,朱毅一行冒雨察看了小石垭口便民路,并就当前存...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