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出川远销各地 “白龙”入境温暖川黔
清代及民国年间,达县城是川东北物资主要集散地。出口物资主要有粮食、苎麻、桐油、木材、山货、黄表纸以及猪鬃、牛羊皮等土产;进口的多是棉花(纱)、盐、糖等生产生活资料。致有著名的“黄龙出”“白龙入”俚语和“滩头街驻扎的黄州老陕①,花码头②的棉花包堆满屋檐”的街巷唱词。
何谓“黄龙出”?“黄龙”指达县黄庭、大树、南岳万家等乡镇生产的黄表纸,源源不断地从陡路经达县城从陆路转运至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以及出口至印度、缅甸等国家;“白龙入”,指西北各省盛产的棉花经西安转西乡、镇巴入四川通江境至达县城;或由西安取道汉中,从山道入四川通江境至达县城。其间,背老二挑老大络绎于道。“龙出”“龙进”不是虚说,也不是一时形成的偶然现象。
除达县生产黄表纸之外,大竹县所产黄表纸也是出口大宗。据民国十六年《续修大竹县志·卷十二·物产志》载:“竹产纸类,曰黄纸,曰火纸。黄纸有大表、中表、罗汉表之分。中表纸质细,东行汉口;大表纸质粗,北行汉中……各处岁计三十余万箱,每箱以(银)三钱计,约获银十万两”。民国后期产量倍增。
毗邻梁山(平)县也产黄表纸。
大竹县、梁平县所产的黄表纸西行汉中,也运往达县“归行”转销。据此,1990年版《达县商业志·第三章·第一节·行业行号·山货业》把黄表纸列为第一宗:“民国年间,达县城是黄表纸的集散地,1949年达县城花码头、滩头街和凉水井一带经营黄表纸生意的就达108户,加上城区其他街段共有花表业146户,居所有行业第三位。其中较大的花表行11家,资本额达67万元”。
至于黄表纸的生产历史,我至今未查出有关记载。据业内人士推测,于清代嘉庆中后期或道光初年首创。其基本原料是白夹竹和慈竹。达县、大竹县、梁平县接合部地带盛产白夹竹。当地居民60%以上是清代从湖南移入的,很多人的老家也盛产竹子,并以造纸以业。移民中不少人掌握了造纸技术,便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造纸谋生,一传十,十传百,造纸业似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王和洲先生主编的《大树区志》195页载:“造土纸,清代就有相当规模生产,至民国年间,造纸业成为本区域主要经济支柱。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万家乡十一保(今樊家村)100多户居民之中有60户从事黄表纸生产。年产纸2.68万箱,产值13万余元,有的生产大户辟两个纸槽,雇人作业。大树镇有千户以上生产黄表纸,有纸槽1000余个,年产黄表纸约200万箱”。
生产黄表纸及其他土纸的流水作业程序是将刚上林的新生白夹竹、慈竹砍下,划成块成捆,放入专门的料槽之内,用生石灰浸泡数十日或百多日,将浸泡到位的竹料碾融或舂融,放入纸槽内捞去筋,加一种名叫滑草的木本植物皮舂成的汁,再加适量的姜黄粉或黄色颜料之后,用竹帘子一张一张地舀上礅,烘或晒干,将烘干的黄表纸割成8寸的方块,50张折成1盒,12盒为1捆,2捆为1箱。将成捆纸交售到纸号。纸号雇师傅将收购的纸解捆重新整理,取除破损后重捆,加盖商号印记,装入“号篓子”,用细篾条扎紧,再在号篓子皮面打“商号”印记,即成为商品黄表纸。
清末,大树坝上老牌“周桂林”纸号享有盛誉。民国年间,黄表纸市场红火,竞争激烈,各显其能,争创名牌,一家赛过一家。民国初年,李世福在大树坝场开设“福记李三元”纸号,纸质好,生意兴隆。有位名叫李锦绪的纸商不示弱,在其家开设“绪记李三元”纸号,精益求精,不几年,该号的纸质超过“福记李三元”,销路更好,并在万县、武汉以及达县城等地设经营点。李锦绪之婿父游德昌也开设“游三元”纸号。在对外业务中,“绪记李三元”有意将优质纸标注“游三元”牌号,参与竞争,不久“游三元”品牌也享誉省内
外。此外,还有“王三元”“吴桂林”“彭桂林”等10多家纸号各有门路。大树坝上场一条街都从事黄表纸生意,购纸的外商熙来攘往,场上旅栈、餐馆爆满,财源广进。
万家坝富商梁子中在四川万县、合川、达县城以及湖北省武汉、陕西省宝鸡等地设有黄表纸购销办事处,促进达县、大竹、梁平等县的黄表纸生产,活跃了地方经济。
1950年后,黄表纸生产日益萎缩,1958年左右基本停止生产。九十年代,达县黄庭乡尚有541户居民从事造纸业,有纸槽(作坊)278个,除生产土纸之外,生产黄表纸120余万箱。
其后,造纸作坊属于重污染企业,全部关闭。当今达州市场上销售的黄表纸,是梁平机械化纸厂所产。
有人问黄表纸有何用途。我还没找到确切答案,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仅有《达县商业志·商业经济》第8页中有:“黄表纸,属宗教必备的高级用纸,大多用于信神拜佛者拜佛叩神祭祀亡灵”之用。民国年间,民间佛事活动都用黄表纸、朱笔书写文告。尤其是“宣讲生”全用黄表纸写告文。因旧时黄表纸属“高级宗教用纸”,比一般火纸价格高数倍,达州民间只在每年农历七月“中元”之期买少许黄表纸做“黄色”的封面。
再来说“白龙入”。
白龙指棉花。棉,这种植物有几个品种。达州种植的是一年生草棉,通称“棉花”。纤维可纺纱或做棉被。棉纱织成布叫棉布。棉籽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棉籽绒是制造火药和塑料及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茎的韧皮纤维可制绳索和造纸。棉纤维是大宗纺织原料,可制多种衣着和工业用纺织品。
旧时,达州人常说:“吃尽美味离不开盐,穿尽绫罗还要数棉”,至今,棉纺织品仍为人们青睐。
达州种棉历史无上限。清《乾隆直隶达州志·卷二·物产》把“棉”列为首位,可能是与世俗“衣、食、住、行”有关。但是,只有题目,无相关记述。其他各县方志对种棉花虽有记载,但文字极其简短。如《民国续修大竹县志·卷十二·物产志》载:“棉种购自川北,谓之土棉,子多花少。农务局购有美国长绒棉及湖北洋棉,散布四乡,实大而花白,惜未发达。本境所用土花,来自遂宁,广花仰给两湖、西安。城乡旧有花行,近则纺织业微。棉纱棉花由夔万输入,棉布大宗来自渠广……”民国版《达县志·卷十二·食货门·制造》载:“棉,本境所出者曰土花,农家无不种植,采取之后,弹之成絮,搓之成条,纺之为线,织之为布。用絮以著衣,较广花、西花柔软而温”。
旧时,达州农村种植的棉,多是古老的土花品种,产量低。民国年间虽引进一些改良品种,但土地私有,单家独户生产,所种的棉分散零星,不便技术指导,加上气候潮湿、多雾、秋雨绵延、低温,日照短,棉桃爆桃困难,所以产量极低,即便宣汉、通江等部分高山平地所种较多,产量较高,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棉纺业所需。除洋纱之外,主要靠西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输入大量棉花,保障地方棉纺织业生产。
据史籍记载:开江县虽产棉极少,棉纺织业却相当繁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织布为业者约6000人,每年所织土布行销外地,值白银10万余两。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抵制日货,官商集资5700元在县城西门外高家院合办“济民织染厂”,有铁轮织布机4台,小织布机6台,织袜机2台。织造白布、毛巾、线袜等,并设染坊。民国二十五年五月,改为官办,厂迁城内关帝庙,更名“平民工厂”。次年,改为“游民习艺所”。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口机纺棉纱,生产“洋布”,价昂贵,销路不畅。土纱、土布畅销,仅普安、天师、任市、长岭和广福等乡有纺车1200多架,年纺纱1万余市斤。以棉布为业者有42户,从业132人,年织土布约3000匹。民国三十一年,年纺土纱约70万市斤,产土窄布约20万匹以上,土宽布10万匹,尤以普安场所产棉布质量和畅路居冠,销往川东北和贵州省等地。民国二十八年,开江县城厢孙愈民开办“愈民织布厂”,兼营印染,有工人40余名。织造宽幅白布、花布等产品,兼办染、缫业务。1951年,为国营花纱布公司加工。1956年,“愈民织布厂”加入开江县城关棉织生产合作社。
1950年12月,黄惠生,唐庶腴等6人开办“新民织布厂”,年产棉布万余匹。1952年,开江城关镇,普安镇织布业土纺土织棉布评为四川省同行业第二名。
1956年土纺土织业停止生产。
民国年间,达州民间,中老年妇女多自纺自用。将所纺的棉纱交乡间织布作坊换布自用。
注:①黄州老陕:旧时,达县人把湖北、陕西来境做花表生意的客商叫“黄州老陕”。
②花码头街:通川桥至凉水井街段。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近日,大竹县中医院曹吉宪入选2021年度“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医项目,系达州市卫健系统2021年唯一入选专家,由...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