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于党报 成长于党报

达州日报 2021-06-18 09:12 大字

我是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名党员。在过去的时光里,是达州日报培养和引导了我的成长,从新闻写作水平的提高,到一名党员修养的提升,都得益于达州日报。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爱好文学,在高中时就开始向通川日报(后为达州日报)投稿,当然是石沉大海。那时投的是我认为写得好的作文,那个时候的报纸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周刊刊登学生习作。虽然一篇也没有发表过,但我还是坚持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投向通川日报。高中毕业后就读于万福钢铁厂技校,这个时候我开始学写小说,并把一些小说拿给我的语文老师看,他向我推荐通川日报。现在回看当时的文章,根本不是什么小说,是学生味的想象,结果也是一篇未刊发。

毕业后,入职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仍然坚持业余写作。我一边不断提高文学水平,一边观察人们在关心什么,同时调整写作方向。终于在1996年3月16日的通川日报三版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通知书到家里拿》,虽然只有600多字,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最大的喜悦就是他所写的文字能变成铅字。我至今还收藏着这份报纸,并且,我把当时的7元稿费汇款单的附言,撕下来留作纪念,上面有红色印章“你的文章发表在96年3月16日”,数字是手写的,再把自己的名字也工工整整地写在上面。我美美地偷着乐了好几天。

在这之前,小说、诗歌、散文从来没有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而《通知书到家里拿》这篇社会新闻在通川日报顺利发表,促使我调整了写作方向,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从写新闻报道开始,把写作的路走下去。通川日报给了我实现梦想的阶梯,由此我也顺着这个阶梯努力地向上攀登。有了通川日报的“1”,也就有了我后来的“N”。从“0”到“1”是质的飞跃,是自我突破的关键,没有通川日报的助推,我可能还会在写作上摸索很长时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华西都市报、科技日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五月风》《电线电缆》等报刊发表文章,可能还要等待。

达州日报有政治、经济等新闻,以及其它关心当下百姓生活的文章,同时也是企业宣传报道的载体。2013年的一天,我看见达州日报上报道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荣获2010—2012年“达州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我立即根据报上报道的内容采访公司党建书记,由此写了一篇宣传公司的新闻稿,投向我们行业权威报纸电线电缆报。半月后,在电线电缆报刊登,我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

我的本职工作在实验室,负责产品检测,所以,公司的宣传内容来源受到了限制,除了平时多观察外,稿件来源的重要渠道就是达州日报。《川东电缆公司框绞班组获得“达州市工人先锋号”先进表彰》《川东电缆“三融入三促进”获得省委第四巡查组肯定性批示》等文章在电线电缆报发表,引起广泛关注,均得于平时关注达州日报。

达州日报除了给予我工作上的帮助外,还培养了我观察生活的能力。根据大竹人喜欢吃面,面馆遍城开花,写了《品大竹面条之美》《竹城面之恋》《用一碗面来招待你》发表在达州日报上,《品大竹面条之美》这篇文章还参加了重庆美食美文大赛。

由于平时加强学习达州日报宣传的优秀人物的思想品德,严格按照党员的要求行事,我在工作中做出了一点点成绩。2013年,我获得大竹县“竹乡最美追梦人”荣誉称号,连续二十几年获得川东电缆公司“先进工作者”“十大标兵”。自从1997年至今,每年都是电线电缆报的优秀通讯员。文章《赊账不赊信用》还获得大竹县第三届文艺奖散文类。我已加入大竹县作协和达州市作协,现在正在申请加入四川省作协。

从一个普通的员工,成为公司骨干;从一个迷茫的青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从一个责任心不强的人,成为对家庭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从第一篇在通川日报上发表文章,到现在每年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达州日报是我成长的阶梯,也是我提高修养维度的助推器。

现在,科技日益发达,虽然网上有电子版的达州日报,但我还是喜欢纸质的达州日报,也喜欢达州日报微信和掌上达州,随时了解达州新闻。

□莫小君

新闻推荐

加速产业集聚 扩大开放合作 打造川东北渝东北“两个新高地”的大竹实践

大竹工业园区“聚焦‘双城圈’‘示范区’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深化川渝合作,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5月12...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