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剪不断的情缘

达州晚报 2020-11-25 13:02 大字

24年前的秋天,年轻的我刚跨出大学校门,被分配到达川地区国营四方电热器厂工作。那时,厂里效益和待遇都不错,领导也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当时,我还是《海南特区科技报》的特约记者,阳光而朝气,虽不善唱歌喝酒、不愿牌桌鏖战、更无暇闲逛,但心怀梦想,对文学执着向往。白天工作之余读书看报,总想在众多报刊中吸取营养,让自己文学之梦加快实现;夜晚时常独自一人静心读书、潜心写作,渴望自己更多的作品变成铅字。

2001年初《达州晚报》创刊。在厂里订阅的众多报刊中,《达州晚报》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很接地气的本土都市报脱颖而出,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争先阅读、最受欢迎的报纸,也成了我的最爱。每当晚报一送来,我都要先睹为快,期期必读。就算是因事出差,返厂回来,我也会把错过的《达州晚报》翻找出来,细细品味,特别是文艺版面更是爱不释手。

世事无常。后来企业改制,工厂效益直线下滑,直至2007年清算破产,厂里就再也没有订过报刊了。全厂员工历经企业解散的阵痛后,各散四方,自谋生路。尽管那时情况很糟,但喜欢阅读《达州晚报》成了我人生中的最爱。几年的相依相伴我和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尽管那时日子艰难,但我还是咬着牙订了一份《达州晚报》。“你怎么傻戳戳的——自己都是一个为生计奔波的下岗者,还枉费心思装斯文,去自费订啥子晚报来看哟……”有人这样嘲讽我。可他怎么也不知道,正是因为《达州晚报》照亮我数不清的夜与梦,让我领悟到生活的信心、前进的动力;是她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风雨兼程;更是她成了我打开幸运之门的金钥匙。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等待叫做“来日可期”。2010年7月,我从《达州晚报》上看到了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信息,欣喜若狂。说实话,自从下岗后,我就一直在为自己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操心劳神,正是这一则招考信息,让我看见了命运转折的那一抹明亮的曙光。于是,根据考试内容,我买来资料,认真学习,刻苦研读,先后参加了达县、万源、大竹等地的考试,历经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百里挑一”的竞争下,幸运地考进了大竹县八渡乡人民政府,正式成为一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现在回想起来,在当时媒体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获取信息途径很单一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当初看见《达州晚报》上刊登的招聘信息,我的命运之舟真的不知现在还飘泊在哪里。从当初的国企下岗职工到今天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我的职业角色不断变换:西南片区市场营销经理、省政府研究室某编委会编辑、西南职业技校电子专业教师……一路走来,《达州晚报》就是我的幸运之报。她像永不凋谢的鲜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我温暖;她是我前进的灯塔,给我希冀,赐予我执着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她又宛若痴情恋人左右相伴,一直激励我顽强坚毅,向着光亮走去,永不止步!

作为大巴山农民的儿子,我一直坚信:脚下有路,踏实进取,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我把对《达州晚报》的崇敬与热爱,化作无限的激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后来,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被《达州晚报》垂青,一次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总是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大概是耳濡目染,也许是基因传递吧,我那渐渐长大的儿子语言天赋日益凸显,他的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明显高于同岁及同级学生。在自己给《达州晚报》投稿的同时,我也鼓励他积极参与。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3年5月,上七年级的儿子终于有一篇名为《有爱的感觉真好》的文章被刊发了!我还清晰地记得收到这期《达州晚报》那天,恰逢他12岁生日。“送儿子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我高兴地将报纸递给他。只见他紧盯报纸上自己的名字和作文,惊喜的目光迟疑了一会儿,接着嗅了嗅报纸的墨香,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报纸轻轻地放到自己胸口,闭着眼,默默地尽情地享受那收获的喜悦。他那发表处女作后自我陶醉的样子,感染着周围的人,更是激发他爱中文、爱写作的热情,也打开了我发表作品的那些美好回忆。

《达州晚报》伴我20年,有爱有温度,今世有缘,有你真好!□王达

新闻推荐

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来达调研乡村旅游发展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丁畅)11月1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游勇率调研组到大竹县庙坝镇,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组...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