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药品销售“一店一码” 杜绝非法套购

达州晚报 2020-11-04 10:34 大字

为加强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以下简称“含特药品”)的销售管理,大竹县市场监管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含特药品”和发烧、止咳类药品“一店一码”智慧监管新模式,杜绝了传统手工登记非法套购的漏洞。

据了解,销售“含特药品”不仅要求购买者实名登记,还明确规定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过去药店销售“含特药品”都采用传统手工登记,主要以店员手写和录入的方式登记购买者身份信息。这样不仅费事费力,而且由于单体药店之间信息不共享,部分购买者在一家店购买后,还可以到其他药店少量多次购买来逃避监管。

而“一店一码”智慧监管模式,代替了传统手工登记身份证的形式。患者首次购买含特药、发烧、止咳类药品时,只需扫描店内二维码和药品条形码,扫码后需要上传身份信息验证,验证通过后就可以自动登记购买者信息、药品名称、购买数量等情况;再次购买时仅需微信扫码,即可在药店购药。

对于药店和顾客而言,也节省了手工录入的时间,简化了购买程序,为药品零售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便利。未带手机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无需担心,如需购买上述两类药品,药店销售人员会通过自己的手机帮助其完成登记。

同时,通过扫码购买药品的记录会存储在后台中,所有药店实现数据联网互通,当患者再次购买时,系统自动对该购买者在全县联网药店购买“含特药品”情况进行提示,实现异常扫码行为及时预警,有效预防一个身份证在不同药店反复购买等违规重复销售情况。

该模式还能实现运用大数据对全县“含特药品”销售及流向进行分析统计,强化“含特药品”监管质效,对可能出现的流弊风险及时处置。当监管执法人员扫描药店的二维码,即可查看该店“含特药品”及退烧药品的历史经营情况,如发现违规销售情况,可及时敦促药店进行纠正。

截至目前,大竹县已有500余家零售药店严格落实“一店一码”智慧监管工作要求,强化药品零售终端管控,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可追溯,15家药店杜绝了25人重复购买“含特药品”。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雷坤洋 通讯员 魏家明

新闻推荐

阻止了一次浪费

·大竹县石子镇中心小学六(4)班/吴偲瑜·每天在学校用餐,我们都能看到一桶桶被浪费的饭菜躺在桶里“哭泣”。一天,我刚吃完饭...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