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农业园区依产而建、因产而兴 四川加快推进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
南充市嘉陵区柠檬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绿色生态农业先行者,18亿年产值,占嘉陵区地区生产总值的10.7%;
达州大竹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年产小龙虾900吨,能让全成都人连吃两周;
广安市广安区龙安柚现代农业园区,年产值1.56亿元,占广安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6.2%。
……
8月25日至26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召开。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19年以来,四川立足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等10大“川字号”优势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目前累计建成各级园区948个。其中,建成和创建国家级产业园11个,首批认定省星级园区35个。
当下,四川现代农业园区依产而建、因产而兴,由点及面、连线成带,夯实了“10+3”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石,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四川加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了强大动能。
快速发展的四川现代农业园区有哪些亮点?
科技引领
国、省级园区都有一个科技团队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园区科技引领的重要体现。自今年起,四川将连续3年支持粮油、特色作物、畜禽、水产在内的9个种业园区开展专项培育,为“川种”产业振兴注入“强心剂”。
现代装备是农业园区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今年6月,四川推行“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工作推进机制”,让具备四川特色的现代装备集成模式加快在农业园区率先落地。
烘干冷链物流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这两年,随着一大批烘干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在农业园区落地,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已提升至18%、33%、30%,有效地打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做强科技支撑,关键靠人才。四川的国、省级农业园区,都有一支科技团队作强有力支撑。
绿色优质
园区产品美誉度不断提升
四川把绿色生产方式融入园区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坚持“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粮经统筹、稻渔结合”的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县域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主体小循环,一批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的种养循环园区和“鱼米之乡”正在加快崛起。
四川率先在农业园区实施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全省农业园区覆盖了50余个区域公用品牌、200余个企业品牌和品牌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园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同时,四川把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农业园区的生命力。在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率先将其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完善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利益联结
带动全省879万农民就业与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放眼全省,各级农业园区大力招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企业503家;带动建成农民合作社1.57万家、家庭农场1.37万家。园区龙头企业正成为农村开展“双创”的重要孵化器。
坚持联农带农,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目前,在农业园区辐射带动下,四川有879万农民群众实现入园就业、参与产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49元,较全省平均高出23.7%。
财政保障
园区政策“洼地效应”加快形成
据了解,四川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首批认定的不同省星级农业园区给予相应财政补助。其中五星级2000万元、四星级1500万元、三星级1000万元。
在奖补方式上,变过去“先支持、后认定”为“先定标准、创建成功后再补助”,并更加注重调动地方积极性,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
记者获悉,2019年以来,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已累计投入422.5亿元专项支持四川农业园区建设。目前有45个深度贫困县实现园区建设全覆盖、129个园区纳入省级培育范围,已撬动社会资本836.6亿元投入园区建设,吸引金融资本274亿元投入园区建设,各项园区政策聚集的“洼地效应”正在加快形成。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等了十几年了,今天终于拿到产权证了!”近日,家住大竹县财富中心小区的王某给县自然资源局打来电话,对帮助解决该小区...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