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变身”杉树林

达州日报 2020-08-25 09:04 大字

成长的杉树苗

8月,骄阳似火,记者站在大竹县天城镇李子村8组半山腰,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是新绿,其中一块长满翠绿杉树苗的土地特别显眼,充满着生机活力,微风掠过,让人心旷神怡。

7年前,这里是天城镇场镇及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成”占地1225平方米,累积近1万9千吨垃圾的垃圾山。之所以有如今的华丽变身,得益于2019年底,大竹县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的整治销号。

6年 堆积上万吨生活垃圾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近3个小时来到了大竹县天城镇的垃圾堆放点,扑面而来的是树木所独有的气息。一眼望去,只见在一片黄色的土地上,近一人高的杉树树苗树立其中,挺拔的姿态瞬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个垃圾堆放点是相关部门在2013年选定,并投入使用的。”天城镇双河社区书记沈建华告诉记者,改建前是东印农场田坝煤矿的荒田,周边区域为荒坡,煤矿中队迁移后将土地交还给了天城镇李子村,且一直未耕作。垃圾堆放前,挖了好大一个坑,同时修建了渗滤液收集池、围墙、排水沟和大门,并安排了专人负责管理垃圾堆放点的日常工作及消毒灭蝇。

“这里虽然离公路很近,但只要不是太靠近,基本上闻不到垃圾的气味。”沈建华说,离场镇也远,周围只有几户零散人家居住,距离也较远。

此处主要是堆放天城镇场镇及农村生活垃圾,每堆满一层,都要用素土再覆盖一次。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个大坑变成了一座“垃圾山”。直到2019年9月封场停用时,已累积堆放了近1万9千吨垃圾。

30天 成功移走这座垃圾大山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求,截止2018年,大竹县共排查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7个,天城镇李子村8组就是其中一个点位。据大竹县治理办工作人员邓巍介绍,自2019年9月全县所有非正规堆放点封场停用后,他们就开始跟相关部门一起商讨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最后决定以“搬迁处理”方式进行整治。2019年12月,大竹县吹响“移山”的号角。

“那时每天都有两台挖掘机协作,一台在低处挖垃圾,另一台则负责在高处把挖出来的垃圾倒入转运车中,光转运车就有10余台。”当时的情况让邓巍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车辆装满垃圾后,马上进行密封,再运往重庆市涪陵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当时被挖出来的垃圾虽然大多都已经发黑,但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见不少红色、蓝色、黄色的塑料制品。垃圾山里,除了极少数能在短时间内自然分解,其余全部都是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自然分解的塑料、玻璃等。

“负责转运的人员,几乎是天天早上7点就开始作业,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邓巍回忆道,通过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2019年12月底,这座滞留了6年的“垃圾山”终于被移走了。

未来 垃圾大山将变身杉树林

“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后,及时进行了回填,为还林做好准备。”邓巍说,2020年1月,他们按照一定的间距种下了500余棵杉树苗,现在大部分已存活。接下来,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栽,并巡查,以保证这些杉树能茁壮成长。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成为一片茂密的树林。

没有了垃圾山,天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现在日产的3、4吨生活垃圾,都会先集中在场镇的垃圾中转站,然后由专业的公司转运到华新环境工程(万源)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天城镇镇长莫非告诉记者,以后都不会再有垃圾山出现了。

截至目前,大竹县共投入专项资金3781万元,完成了28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并计划投入7000余万元资金整治剩余的9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现已完成财政评审工作,即将进入政府采购服务招标阶段,预计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剩余9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工作。

□文/图 本报记者 蔡尧

新闻推荐

夏季大练兵 强警磨利剑

8月20日,全市公安机关“夏季大练兵”成果展示活动在通川区复兴镇市公安局战训基地拉开帷幕。来自市公安局及各区县公安局...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