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椒来钱快 贫困户越种越开心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8-01 06:21 大字

本报讯(邓岚精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这段时间,海椒逐渐成熟了,大家要注意海椒采摘细节:成熟、不暴晒、露水干透,抓紧时间采摘……”7月29日,大竹县童家镇天星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海看着长势旺盛的海椒,难掩喜悦之情。

正值盛夏,村里的600余亩海椒开始分批次成熟。黄海告诉笔者,第一批次仅采摘半天,40余亩就收获3000多公斤。根据生长及成熟趋势,预计到全部成熟,能够采摘45吨,可实现收入450万元。

如今,天星寨村146户村民(其中贫困户42户)通过流转土地、务工、栽种海椒等增加收入。看着树上挂满的“黄金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海椒作为童家镇脱贫致富的短平快产业发展项目,既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又能稳定增加收入,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该村海椒园于今年3月下旬建成。海椒生长期短,其果实朝天、单生,小尖椒、青椒绿色,红椒大红色,平均果长8.92厘米、果宽1.08厘米、果肉厚0.14厘米,平均单果重4.4克,平均单株挂果约140个,预计亩产1500—1750 公斤,亩产值约 3600—4200元不等。村民对今年的海椒收入充满期待。

“到底适不适合发展?”“产量怎么样?”“得不得亏?”……回想当初,多数村民不愿意规模化种植,只在田间地角零散种植海椒,或者种植在荒地。为此,村“两委”干部专门请来了镇农技人员和重庆市江骄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专家组成调研团队,通过对土壤、气候等的实地考察,发现天星寨村适合规模化种植海椒。

童家镇采取“公司+基地+大户”模式,由江骄公司提供种植技术,基地负责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大户进行种植示范,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由一个种植示范大户包挂一个片区,负责对片区内的种植户进行技术服务及答疑解惑。公司实行保底回收,按照均价2元/公斤进行订单收购,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则按市场价统一组织收购,让种植辣椒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之前,我极力反对栽种海椒,后来试着种了几分地挣了几百块钱,尝到了甜头。现在,我家栽了 1.1 亩,又在海椒园基地上班每天50元,一个月能挣1000元左右,加上流转土地等其他收入,一年能有 1.2万元的收入。”天星寨村贫困户杨启英提起海椒收入就喜笑颜开。

新闻推荐

网传大竹观音煤矿 发生涌水事故? 暴雨导致停电 积水无法及时排除

本报讯7月20日,网传达州大竹县观音煤矿发生涌水事故。昨日,记者从大竹县委宣传部获悉,7月16日凌晨,大竹县突降特大暴雨,县域内...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