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找对路 “摘帽”有门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29 06:44 大字

本报讯(邓岚精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时值盛夏时节,走进大竹县高明镇莲子产业种植基地,百亩荷花竞相绽放,阵阵荷香沁人心脾……该镇同心村5组脱贫群众李贵英穿梭在荷叶之中,娴熟地摘下一个个莲蓬——这一摘,就摘掉了“贫困帽”,也摘出了致富新希望。

2017年前,李贵英一家还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由于她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外出务工常常碰壁,只能靠家里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她不能说话,工厂老板都不愿意要她。现在她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基地务工,不仅能照顾到家,还能挣着钱。”村党支部书记汤继尧说,并为李贵英算了一笔收入账:出租土地2亩,每亩年租金300元,到基地打零工每天可挣80元左右,在基地务工4个月左右,一年下来可增收约5000元。

据了解,该镇的莲子产业基地种植面积为200亩,实现莲子总产量10万公斤、总产值180万元,乡村旅游收入5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劳动岗位等途径给138户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26万元,其中为27户贫困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6.8万元。

近年来,高明镇按照“市场所需,本地适宜”要求,立足自然气候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莲子、蜜柚、水稻制种等特色产业,不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目前,高明镇引进的绿丹至诚种业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水稻制种面积6000亩;依托老学堂村蜜柚产业基础,打造蜜柚特色产业品牌,现有1200亩;进一步扩大莲子种植规模至400亩,预计年实现产值360万元、乡村旅游收入80万元,提供固定工作岗位10个,临时工作岗位40个。

新闻推荐

牌坊乡构筑坚实堡垒

7月18日至19日,牌坊乡突降暴雨。一时间,道路积水严重,部分村民家中内涝,农业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牌坊乡党员干部快速反应,...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