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战场上 老战士书写新篇章
邱存炳(左一 )与帮扶干部一道查看光伏发电量。
□周定美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文/图
他曾是一个汽车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数次驾驶运输车辆穿行在枪林弹雨中,为部队提供所需物资;他从军营转战到农村一线后,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品格,带领贫困群众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谱奏出了一曲铿锵有力的乐章。
他现在是村里的“一把手”,更是一个致富带头人,搞基建、调结构、兴产业、保民生……说起大竹县石河镇前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存炳,村民都称赞不已。
把脉问诊为脱贫
1988年,时年24岁的邱存炳带着荣誉回归家乡。这时,恰逢原村党支部书记卸任。在乡亲们的殷切期盼和大力支持下,邱存炳以高票当选前锋村党支部书记。“基础设施滞后、土路狭窄颠簸、产业结构单一……”眼前的这一切,令邱存炳深感“压力山大”。
军装虽脱下,但本色不改。在短暂休息调整后,邱存炳开始挨家挨户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收集他们的所诉、所想和所盼。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他虚心向其他村组干部、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很快对村内的各种情况了然于心,找准了开展工作的突破口。
前锋村地处石河镇东南部,全村681户、22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385人,有着广阔的松木林和竹林、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因缺少基本通行条件,当地老百姓只能望山兴叹,无法依靠“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道路成了前锋村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
“要致富,先修路。”2014年,邱存炳四处奔走打听,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并尽可能地争取项目和资金。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前锋村村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总里程达到20公里。同时,为方便全村农林牧渔发展,该村还建成生产便道28公里,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促增收
“现在国家政策好,邱书记又热心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我家靠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不需要多大劳力,就可以得12年分红,净赚8万多块钱。”前锋村10组已脱贫户李克友说到在村里的光伏云电站入股这事,就流露出喜悦。
“趁着天气好,要赶紧把田整理出来,免得影响虾苗发育生长。”在前锋村稻虾共养基地里,三组村民邓登富正在田里劳作,“去年,我们村1000亩的小龙虾都卖断货,今年要再扩大300亩,我也准备入股呢。”
“只有培育和发展出村级特色优势产业,才能让村民们持续增收,才能实现贫困户高质量脱贫,才能筑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邱存炳一边继续深挖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糯稻、香椿、苎麻等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增加村民收入,一边积极与县内龙头企业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农产品销路难题。他还自掏腰包到各地考察,学习其它地方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前锋村先后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稻虾共养”1000 亩,通过“村委会+贫困户+公司托管”模式发展了达州市第一个智能光伏发电站,通过“大户+贫困户”模式发展大棚蔬菜70 亩,通过“技术员+贫困户”模式发展壮大香椿种植2200亩,通过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的方式,投入资金100万元至鸿福养殖场,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
迎着朝阳巡视着山林,顶着烈日检查着河堤水坝,伴着星辉查阅着项目发展资料……田间地头、坡前坎后,处处都烙着邱存炳的印记,他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生产、建房修路,用数年的辛劳让前锋村驶入了脱贫致富奔康的“快车道”。
如今的前锋村,一条条泥泞道路全面硬化,一座座别具风格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邱存炳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正是因为有着这份责任担当,他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赖。
新闻推荐
达州市今年已完成粮食扩种面积14.64万亩 超计划任务27%
本报讯今年以来,为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大春粮食扩种任务,对冲新冠疫情影响,推进经济快速增长,按照省委“确保春耕生产应播尽播、...
大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