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愁心事 点滴惠民生

达州日报 2019-12-20 09:33 大字

(紧接第一版)“宁静宜居”“市容清爽”等活动。通过专项整治扬尘治理、占道经营,开通噪音污染举报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截至目前,实施行政处罚噪声污染10件,扬尘污染17件,取缔流动摊点1700余个,实施行政处罚97件,处罚款5.035万元,城区噪音污染投诉、扬尘污染投诉率持续下降。同时,增设临时便民摊区28处、规范骑门摊点5900余个,有效杜绝占道经营。

为进一步美化县容县貌,全县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巡查维护,截至目前,累计维修道路22400平方米、公共设施466处、路灯126盏,雨污管道清淤3250米,硬化道路8000余平方米,地被补植23911平方米。

出租车肆意“拉组合”,公交站台少、恶意拒载老人,停车位紧张,一度困扰着竹城百姓。近年来,大竹挖掘出9个小区1900个停车位并对外开放,新规划160余个临时停车泊位,启用6处、新增3处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积极开展出租车、公交车“争红旗、创标兵”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对服务工作好的贴红旗予以表扬,对服务工作欠缺的贴黄旗进行警示,并在电视台曝光。如今,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自觉遵守运营规范,乘运环境更加和谐,已然成为竹城内流动文明风景线。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群众生活更舒心

饮水安全、农村道路……都是保证农民生产生活所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中,无论群众居住条件多偏远、多复杂,我们多措并举,采取跨区域协调水源、就近修建蓄水池、安装提水增压设施等方法,让每位群众不仅能喝上自来水,更要喝上平价水。”大竹县乡镇供水总站副站长朱江华说。

除了让群众用上自来水、平价水,更要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大竹县先后投入180余万元,对东柳水厂进行整改,解决童家镇高坪村、高明镇、石河镇炉山村饮水困难问题;同时成立大竹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大竹县盛源水务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三个责任”落地落实,并成为全市首个启动村镇全域供水建设项目。

道路不畅、交通不便制约着农村发展。为打通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大竹县印发《大竹县村组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并在各地实行“路长制”,设立道路养护管理站,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成立384个专兼职养护队伍,实现村组公路养护管理全覆盖。维修整治破损村组道路75公里,安装防护设施161公里。

此外,大竹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单位内设厕所167座,新建公厕4座、改建11座。场镇每6000平方米配备1名保洁人员,坚持“定点定车定人,固定清运”原则,全天18小时运转,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如今,厕所不再难找,村道变得“洁美畅”,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了。

“亮剑”作风顽疾

干部队伍“清风”拂面

干部的清明作风是造福人民的前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低保五保优先亲友,贪污侵占,公共服务窗口态度生硬……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都侵害了群众的利益。

为此,大竹县扎实开展“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制发《大竹县“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重点任务清单》,成立9个专项工作督察小组,对全县各地各部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实施全程全域跟踪监督。采取“四不两直”的督查方式,加大对扶贫领域、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行动,通过约谈和督促等方式,及时帮助“跑偏”的党员干部重回正轨。并梳理13项正面清单和17项负面清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2019年以来,全县清理各种责任书20项、承诺书5项,清理“僵尸网站”“僵尸APP”45个;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9件16人;立案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37件7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8人、组织处理3人,基层干部作风顽疾化作一道“清风”。

□本报记者 戴静文 特约记者 程一凡

新闻推荐

“柚”是一年采摘时

虽然2019年的小雪过去了,但这个甜到人心里去的水果已经上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竹县黄家乡玉皇村的柚子园去看看吧。...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