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四合拱桥

达州新报 2019-10-26 16:11 大字

在我的故乡,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位于大竹县城南五十五公里处的四合街道,似一道彩虹凌驾白水河两岸。桥面笔直宽敞,足可双车并驶。人行道的护栏石,整齐排列在两边,如哨兵一样保障了行人的安全。桥两头掩映着碧绿如茵的黄葛树,清清河水穿桥流过,吟着歌谣。悠游戏水的白鸭捎走浣衣姑娘的笑声、媳妇的欢语。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四合拱桥",史称“三元桥"。

三元桥修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过往的风雨岁月里,它曾多次遭遇洪水摧毁,桥面石被冲垮,栏杆石被冲走,但三元桥仍然屹立在白水河上,一年年与洪水抗衡。1970年由四合公社出资补修,再于2005年由县上出资重修。昔日破损严重的石拱桥,又焕发出新的容颜呈现在世人面前,将四合老街和新街连成整体。要知四合拱桥的修建始末,还得从四合的远古说起。

四合有着悠久历史。相传远古时期,巴人入川,巴王途经此地,建置伯王镇。南朝梁至宋元年间置潾山县城,又名金城。唐武周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置大竹县,潾山镇属大竹县辖。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因街上建有一四合大院,遂改名为“四合镇"……1931年,改称“四合乡"沿袭至今。

三元桥的由来,还得追溯至清道光年间。那时,四合沿河两岸虽有纵横交错的石板大道,但被三十余米宽的白水河阻隔,过往行人只能靠踩着河面跳蹬石过河,若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河中,若是春洪或夏暴,河水陡涨,跳蹬石必淹,过河的人只能望河兴叹,只有凭借渡船而过,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王氏先祖王锦文家产万贯,官居正八品,常常情系民众,扶危济贫。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初八下午,王锦文回家,因跳蹬石被淹,需乘船过河。当他来到河边,看见艄公载着一妇人在河里打转,不让其上岸,王锦文见此情景,便上前问艄公:“为何不让妇人上岸?"艄公应道:“妇人没有钱。"这时,王锦文声严厉色地说:“她没有钱我有钱,赶快把妇人送上岸!"发抖的艄公立马乖乖地将妇人送上了岸。类似的事时有发生,王锦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暗下决心: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把桥建起来,以解决民众过河之难。

是日,王锦文回到家中,彻夜难眠,反复琢磨:既要将桥修好方便行人,但又不能要穷苦百姓负担,怎么办?思来想去,钱即使由自己出,那粮食、树木又从何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主动登门拜访谢八老爷、吉星乡的吴樵子两个大户人家,磋商建桥事宜。最终,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建桥所需的全部费用由王锦文承担,谢八老爷负担工匠吃的粮食,吴樵子负担堆垒桥拱所需树木。谢、吴二人还推举王锦文全面负责建修设计、施工等事项。故此桥素有“王家的银子,谢家的谷子,吴家的树子"之佳话。

三元桥自1850年5月2日奠基动工,到1851年4月28日竣工,历时一年,大桥便宣告建成。竣工当天,王锦文、谢八老爷、吴樵子三人共同剪彩,他们兴致勃勃地从大桥的东头走到西头,沿河两岸人山人海,场面蔚为壮观。桥面上游一边的两端和中央,用三条大石雕刻有三个巨龙头像,象征着三位建桥功臣。为了纪念他们,广大民众特意将大桥命名为“三元桥",并在大桥东侧竖碑立传,告示天下,后人永铭。

如今,四合拱桥两端六棵黄葛古树,树冠枝繁叶茂,与清澈河水相映成趣,岁月不改,彼此守候,河里鯵鲦小虾戏水追逐,河水清波泛泛,古树婆娑参天,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惹来了远近不少爱好者前来摄影、写生。无论春夏,还是秋冬,过往路人总要在树下留步歇息,小镇人家总爱在河里浣衣垂钓。明清时桥下东侧镌刻的“山高水长"“月白风清"八个遒劲大字,经过岁月的沧桑,已变得模糊不清。任凭世事沉浮,四合拱桥风韵独存,从容安详,望明月东升,日落西沉。静静地听流水潺潺,看河岸熙来攘往。它,仿佛是个思想者,用沉默诉说着百年历史,见证着四合的变迁,展望着家乡的变化。

新闻推荐

法定继承有序 善心扶养有义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进程的加快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以及因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等引发出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遗产继承纠纷...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