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回致富能手 发展特色产业 木鱼村:农旅绘就脱贫致富美丽画卷
在大竹县朝阳乡,有一个坐落在铜锣山深处、名叫木鱼的村庄。以往,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曾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2014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09人,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如今,木鱼村水泥路绵亘蜿蜒,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通过发展映霜红桃、无花果等高山特色产业,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4035元,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美丽休闲乡村”。
发展特色种植 敲开脱贫致富门
几年前,木鱼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农忙种地收粮,农闲外出务工,是村民们延续多年的劳作方式。“怎么才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成为村“两委”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员们萦绕在心中的大事。
“结合木鱼村的实际现状,决定发展种植业,通过外出实地考察品种、苗木质量、上市时间、市场销售等情况,发现九月成熟、秋天上市的映霜红桃,其晚熟、耐藏、个大、丰产、效益高等特点,让大家觉得发展映霜红桃种植是比较适合全村的一个中长期产业,这个项目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木鱼村“第一书记”王祥介绍道。2015年下半年,全村栽种了400余亩映霜红桃。
“这些桃子过几天就能卖了,今年不是丰产期,但是一亩也可以产850公斤左右,1斤桃子卖10元,每亩最低收入也有1.7万元钱,等明年盛产期能赚更多呢。”木鱼村6组贫困群众蒋玉章指着他的桃林一脸喜悦。
据介绍,根据木鱼村山地多、村民年龄大、劳力弱等特点,除了种植映霜红桃外,因地制宜,村上选择并引回致富能手蒋玉勤、蒋玉川、王明金在1、4、6组进行集中规划、连片实施,新发展无花果600亩、高山生态葡萄30亩。通过示范基地打造,逐步带动全村农户种植面积达2000亩,预计人均年增收在1万元以上。
招来企业入驻
播撒发展新希望
“现在,到基地打工每天100元工资,每个月我能挣2700元左右。寄养黑山羊,每年还可以分红753元,母亲高龄补贴每月有160元,不算我儿子外出务工的收入,一年我家都有3万多元的收入了。”正在基地给黑山羊添喂饲草的10组贫困群众蒋官清高兴地给笔者算着收入账。
2015年,通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引进大竹县宏景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860万元在朝阳乡木鱼村流转土地400余亩,建立“饲草——黑山羊——沼气池(沼气、沼渣、沼液)——饲草、蔬菜、水稻”的立体农业生态链,并与农户签订青贮玉米收购协议,实行贫困户优先收购。同时,公司建立了贫困户轮流上岗就业机制,提供就业岗位,保证周边贫困群众都能优先就近务工。
据了解,2018年公司出栏商品黑山羊4500余只;为周边群众提供土地流转收益12万元;为5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务工收入达30万元;收购青贮玉米1500余吨,优先收购贫困户青贮玉米420吨,为74户贫困户直接带来经济收益20万元。
朝阳乡政府为了帮助贫困户更好地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依托该公司实行寄养扶贫模式,192户贫困户委托村委会将2016年产业发展资金104万元,投入公司认购黑山羊609只,并自愿交与公司代养,不承担公司亏损责任,公司每年按照6:3:1的比例固定分红,其中贫困户每年每人251元,村集体每年每头黑山羊分红9元。
“我们为农户提供寄养式服务,由公司提供饲料、防疫、销售。在帮农户养羊的同时,还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安排他们在基地务工,帮助其增加收入。”大竹县宏景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张震远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同时加大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修建6口沼气池,使养殖场的废物全部进入沼气池,争取把这里打造成一家标准化、生态化、环保化的现代畜牧园,为木鱼村及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都能稳定脱贫不返贫。”
农旅产业结合
打造幸福新生活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城里人希望离开喧嚣的城市,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这给农业观光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借助这一机遇,木鱼村坚持“农旅合一”,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金木鱼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进行乡村民宿民居打造,建设“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的四季采摘园,吸纳贫困群众变身为经营者、服务员、保洁员等角色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康。
四季采摘园是大竹县智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木鱼村9组建成的一个“探索园区+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的庭院式观光旅游场所。园区占地100余亩,以樱桃、桑椹、蟠桃、钙果、软枣、黑老虎为主要果树品种。目前,正在升级打造一个集采摘体验、健康养生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园。
“平时天气好,周边很多游客来这里野炊、采摘。因为还有很多旅游配套设施需要完善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园,但是丝毫没有降低人们来园游玩的热情。等明年正式开园,预计一年能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9、10组贫困群众300余人务工。”四季采摘园负责人杨斌介绍。
木鱼村还利用毗邻五峰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以旅游接待为核心,集农业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
木鱼村通过整合相关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助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目前,已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培育农家乐2个、民宿旅游达标户2个,成功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
□邓岚精特约记者王晓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二次精英对抗赛如期举行,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13名经过遴选的体能尖兵踏上了赛场。此次精英...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