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探索”催生改革新经验

达州日报 2019-09-25 08:59 大字

(紧接第一版)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了开发主体市场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供销方式现代化、集体经济组织化,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参考。经验做法获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案例提名奖。

财政因素分配法,提振乡镇发展活力

针对过去乡镇财政预算“零基+增长”模式衍生出的乡镇发展“缺钱”办事、乡镇干部“跑部钱进”、财政刚性预算约束成为“一纸空谈”、“苍蝇式”腐败频繁滋生等问题,达川区创新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按三类十因素权重比例对乡镇财政预算资金进行分配,构建起“年初因素分配、年中科学监管、年末绩效问责”的财力保障、分配、运行新机制。自2014年改革试点推行以来,达川区财政累计向乡镇投入基本财力保障资金4亿元、农村促发展资金12亿元,吸引撬动民间资本30亿元,有效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全面盘活了农村经济。

农村资金互助,化解农村金融服务短缺难题

大竹县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长期存在的“融不到、融不起、融不好”等难题,以全省首批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改革试点为契机,优选试点主体,严守“社员制、封闭性”的政策底线,依托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竹县鹏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88名发起人,组建了“大竹县汇鑫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创办了农民自己的“银行”,以融资门槛低、成本低、审核效率高等优势,倾情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有效填补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的服务空白,解决了一些社员发展产业无资金、一些社员闲钱搁置无收益的困境。自2014年建社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24笔31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近亿元,帮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户,发展秦王桃产业2万多亩,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支撑。

物流共同配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通川区主动顺应现代物流业集聚化发展新趋势,针对中心城区物流企业“小散乱”、物流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等问题,以搭建城乡物流配送平台、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整合城乡物流配送资源、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服务模式为突破,建立了“1平台2网络9体系”支撑下的三级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着力解决达州市现代服务业难以做大做强的“痛点”,形成了“高效、集约、绿色、现代”的城乡共同配送格局,探索了一条富有通川特色的现代物流城乡共同配送改革新路。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任务急需加快推进,达州发展急需改革创新。市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扣重点任务,突破关键问题,以点带面、积厚成势,着力提升改革整体效应、整体质量。特别是,将围绕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十件大事”,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核心,谋划推进一批有实质内容、有达州特色、有可突破路径的改革试点示范,真正做到用心试、大胆改、创新干,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可以预见,全面深化改革将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陈猷 本报记者 谭楚甲

新闻推荐

申请贷款未到账 还损失800元手续费 2万元贷款去哪儿了? 金融公司:款项早就存入银行卡

近日,大竹县居民王玲(化名)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2个月前,她向“大地时贷金融顾问公司”贷款2万元,该公司员工向她收取了8...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