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来了文艺帐篷轻骑队

四川日报 2019-05-24 06:26 大字

文艺帐篷轻骑队在龙泉村村民家中四合院演出的航拍图。 达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第一次和川剧变脸大师握手,这个感觉有点暖。

去的都是偏远村镇,为了不给当地政府、群众添麻烦,轻骑队一般都是自带帐篷和干粮。

田间小路,变身为文艺帐篷轻骑队的演出舞台。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杨践摄

扫描二维码,上川报观察看文艺帐篷轻骑队的精彩视频。

房前院坝、庄稼地旁是舞台

百年老屋、苍翠松林是背景

山间鸟鸣、溪谷流水是伴奏

□本报记者边钰

5月15日,欢快的歌声、响亮喜庆的竹唢呐声飘荡在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光华村,近百人围坐乡野,观看达州市文艺帐篷轻骑队(以下简称“轻骑队”)带来的表演。房前院坝、庄稼地旁就是舞台,百年老屋、苍翠松林就是背景,山间鸟鸣、溪谷流水就是伴奏。

轻骑队常年带着帐篷、干粮和音响话筒,穿梭于崇山峻岭、田野村庄之间,只为给贫困边远地区的老乡送去精神食粮。从2013年成立以来,这支队伍足迹遍布达州7个县(市、区)的127个乡镇。“仅2018年,轻骑队用坏37顶帐篷,为35万名群众带去精彩的文艺表演。”在队伍创始人方江眼里,轻骑队不仅是一支文艺队伍,“在演出的同时,我们要求队伍再培养一下村民的文艺爱好、教授一点文艺知识、办好一件惠民实事。”通过这种做法,在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不断扩大队伍的服务功能。

幕天席地 围坐田野看演出

条件再苦,演出也要进村入户。轻骑队化整为散的演出方式让更多贫困边远地区群众享受到文化大餐。

轻骑队的成立还要回溯到2013年4月10日,达州市文化馆的职工大会上演了一出“唇枪舌剑”,讨论的焦点是贫困边远地区的文艺演出问题。一方认为,人、财、物有限的前提下,文艺演出应该采取“区域集中”的方式,把几个周边乡镇村社的村民集中起来,在中心场镇全年搞几次。但更多的认为,要用“麻雀战”的思维,采取“化整为散”的文艺演出方式。

“条件再苦,演出也要进村入户”,这是那次会议最终达成的共识,达州市文化馆党委副书记吴胜回忆。那次会议之后,达州市文化馆拉开村(社)文艺演出“轻装改革”的大幕。

大型音响设备又重又不方便,那就不带。在达川区燕山村,两支话筒、一个音响完成歌舞《欢天喜地》、小品《幸福村的浪漫故事》等文艺表演。舞台搭建费钱费力,那就不搭。在万源市皮窝乡,河边的开阔草地就是舞台,垂柳下的树荫就是舞美。演出服装道具多,那就从简。在渠县龙潭村,演出人员便装演出,仍然收获不少“点赞”。一次演出上百人,去哪儿都是个“大工程”,那就15至20人一个小分队出去。

事实上,队伍最开始创建,只有10多个人。为了扩充人数,参与轻骑队初创的杨思思专门联系达州市蒲公英志愿者团队,希望他们加入进来,扩充队伍力量。从那以后,志愿者、学校老师、大学生、琴行老板、爱心人士等纷纷加入,人员结构也日益多样化、年轻化。现在轻骑队已有600余人。

订单式演出 把仪式感送进乡村生活

自带帐篷在山野扎营,这一路走来艰辛。但看到乡亲们收获满满的仪式感与欢笑,轻骑队队员们无怨无悔。

“这个帽子我戴久了脑壳痛,心里痛,脸还发烧……”小品《脱不脱》的演员用地道的方言,配合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将贫困户脱贫之后是否摘帽的纠结与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部小品的编剧兼演员是达州市文化馆戏剧曲艺部主任谭仕海。2000年调入达州市文化馆工作,他一干就是19年,被称为达州“赵本山”。和杨思思一样,在队伍成立之初,谭仕海就加入进来。“之前我们轻骑队演出是一刀切,在哪都演同样的节目。后来就变成‘订单式’演出。”谭仕海解释,每次下乡演出前,他们都会提前踩点,了解当地村庄的民风民俗和需解决的问题后,根据各村实际进行接地气的“订单式”作品创作。正是这份在乡间长期行走的积淀,那些和农民生活相关的故事被谭仕海信手拈来,创作出《分爹》《调解》《幸福村的浪漫故事》等小品,反映的都是农民生活中的故事,很受群众欢迎。现在走在乡镇上,经常有人会拉着他惊喜地说,“我认识你,你是《川仔回乡》里的那个麻根儿!”

由于演出地偏远,为了不给当地政府、群众添麻烦,轻骑队一般都是自带帐篷和干粮。白天演出,晚上就在附近“扎营”并自行生火做饭,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奔往下一个演出目的地。“冬天帐篷里面冷,早上睡醒,外面白茫茫一片。”达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谢开君也是轻骑队演员之一。随队6年,大部分演出的地方没有水,她和其他演员们只能用自带的饮用水甚至湿纸巾勉强卸妆。吃饭没有桌子,大家就蹲着或站着吃。遇见下雨,睡在帐篷里就像躺在水里,第二天起来,感冒的人不少。

如此艰辛,但有时演员却比来看节目的人还多,这种付出是否值得?达州市文化馆馆长徐殿乾用一组照片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些年,他用手机记录了观看表演的群众表情。照片里,耄耋老人抿嘴甜笑一脸慈祥,蹒跚孩童眼神清亮全神贯注看着舞台,五十岁的粗糙大汉双手抱胸,倚靠着柱子咧嘴大笑……细细碎碎的快乐通过照片传来,“很多村民告诉我,他们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演出。其实,乡村生活也需要仪式感。”徐殿乾感慨。今年3月,轻骑队来到万源市曾家乡龙泉村,这里距离达州市区150公里,因山大坡斜,鲜有文艺队伍前往。演出那天,82岁的张大爷和村民早早地就在演出地陈家的四合院里等起。小品《调解》诙谐上演、冒烟魔术神奇好玩……张大爷看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82岁了,这样的演出还是年轻时在电影中才看见过。”听完张大爷的这句话,徐殿乾觉得,这些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是很多村民的初次体验,应该给更多人带去这种有仪式感的生活。

送出“1+3” 让乡亲得更多实惠

送文化不等于送演出。演出之余,轻骑队还给乡亲们送去更多实惠。

“文化惠民,究竟惠在哪里?”轻骑队成立之后,方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小时的文艺表演后,我们能为他们留下什么?”在这样的思考下,2016年9月,轻骑队“1+3”工作做法诞生了,即在开展一次文艺表演的基础上,再培养一下村民的文艺爱好、教授一点文艺知识、办好一件惠民实事。

宣汉县君塘镇洋烈中心校五年级学生陈思蕊想写一首诗给妈妈却不知道应该怎样下笔,轻骑队的党超亿主动辅导她。现在,陈思蕊的一些诗歌已经在校报上发表。

今年,22岁的胡钟丹将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在过去的两年,她以志愿者身份,跟随着轻骑队去达州演出。她的同学寒暑假都去北上广深实习,而她则随轻骑队扎根乡土。今年4月,胡钟丹在宣汉县马渡乡演出时,发现这里人人会唱动听的马渡民歌,但唱的音调和内容却很散乱,更没有人专门整理保护了。于是,胡钟丹和轻骑队协助宣汉马渡乡成立了民歌协会,并帮他们填报相关民间文化保护资料。除了马渡民歌,在竹唢呐非遗传承上,轻骑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6岁的李君一直进行着竹乐器的挖掘保护工作,“2013年我们去大竹县月华镇表演的时候,就发现那里有人会吹竹唢呐。”欣喜之余,李君协助他们建立了专门的表演队,现在已有50余人。“其中,有的人还参加了中国达人秀和乡村大舞台的表演。”

轻骑队通过和村民拉家常,获悉白蚁危害百年老屋,联系达州文物局,进行勘察;他们了解村里的芦笋销路难,帮助搭桥电商扩销路;大批乡土文艺人才在轻骑队的帮助下脱颖而出,更有不少村组建起自己的文艺队,演着自己的故事,为“四好村”建设贡献着力量……在达州,这支队伍从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变成了参与者。

【编后】

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达州市文艺帐篷轻骑队正是其中典型,它以灵活流动的方式几乎覆盖了当地所有的基层乡镇,为更多群众送去文化春风。过去送文化下乡,有送去容易留下难的问题,一番热闹之后,长期的以文化人的作用常常不明显。而轻骑队创新“1+3”文化惠民服务方式,仿佛春雨浸润,仿佛树苗扎根,把自己融入群众当中,发现了更多问题,也促进解决更多的问题,让文化惠民更加深入。既送文化,更种文化,这样的方式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即日起至2021年12月25日 达州4类眼疾患者可申请免费医疗救助

5月12日上午,“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人道救助专项基金——公益防盲项目”启动仪式在大竹县文星镇举行。活动现场为百余名群...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