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刊物助戒毒人员重塑生活信心 大竹戒毒所矫治工作“攻心为上”

达州日报 2019-04-11 09:50 大字

●“戒毒、又复吸,从18岁到30岁,总是找各种借口来逃避,今天才大彻大悟,问题就是自己。”在大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首期出版的《戒毒之声》上,戒毒人员李某某面对戒毒人员、监管干警,“讲述”自己戒毒的故事。

如何提高戒毒人员戒毒成功率、回归社会操守保持率?这一直是强制隔离戒毒的难点。大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打破常规,探索创新“文化育人”矫治,开创《戒毒之声》这片“小天地”,帮助戒毒人员树牢人生信念,重塑生活信心。据统计,2018年以来,该所成功教育转化116人,跟踪帮扶戒毒人员36人。

一种探索 开办刊物帮助戒毒人员振奋精神

今年3月6日,离大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办的《戒毒之声》内部刊物第三期刊发还剩3天,戒毒所的两位女工作人员正加紧时间在办公室筛选本期的精品稿件。

位于戒毒所的编辑室面积不大,门外是法治宣传栏,张贴着禁毒防艾相关法律知识。屋内各种杂志、电脑、即将付印的稿件等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戒毒所工作人员龚小玥、朱小梅在大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已经工作好几年了,稿件编辑、排版原本不是她们的职责范围。自所里决定开办《戒毒之声》之日起,她们便主动揽下这份工作,并下定决心要干好。

“得不到认同,吃不吃(毒品)有什么影响呢?”戒毒后回家,戒毒人员陈某因观念的偏执,曾一度心灰意冷。陈某回忆,自己的想法被监管干警及时劝阻,“监管干警常常找我谈心,还帮忙照顾年迈的母亲,并鼓励我多读书,我对生活的信心慢慢地找了回来。”

“走出戒毒所,戒毒之路才刚刚开了个头。”监管民警邵某某说,让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不再复吸,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帮他们戒毒,攻心最关键,要激发他们自己的动力,《戒毒之声》的作用就在于此。”据了解,《戒毒之声》为季刊,每季一期,一期一主题。

一种能量

着力治本营造自觉抵制毒品的氛围

“妈,您看,这个是我写的,我们内部刊物上还发表了。”在每月一次的“家庭帮教会”上,戒毒人员曾某拿着《戒毒之声》向家人介绍,“我一定重新做人,不再辜负您。”

看到这一幕,监管民警非常欣慰。为了让曾某尽快适应社会,又准备着手让其学习一些技能,以此谋求一份工作。戒毒所所长张琼介绍,他们还为戒毒人员提供就业安居、心理康复、戒毒治疗以及法律援助等,“我们就是走出戒毒所来做戒毒工作,着力治本,让戒毒人员自觉抵制毒品,避免走上戒毒、复吸、再戒毒的老路。”

同时,大竹县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工作机制,率先建立“家所攻坚防复吸”工作机制、教育学习跟进机制、技能培训联动机制、困难戒毒人员帮扶机制、写作巡诊筛查机制、内务管理评比机制。近年来,先后培训戒毒学员120余人次,签订就业合同40余人。

“这是探索与尝试,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戒毒要注重戒治,也要注重预防。”张琼说,吸食毒品还会有心理毒瘾,他们的做法就是把“战线”前移,一方面通过持续的戒治服务与帮扶措施,帮助戒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纠正戒毒人员认知的偏差,从而更好地发挥戒毒所的作用。

□见习记者 刘姣 本报记者 闫军 程科

新闻推荐

清明假期 达州市旅游收入超4亿 生态观光休闲游唱主角 红色旅游人气升温

本报讯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没有“雨纷纷”,阳光明媚的天气让市民出游热情高涨,达州市众多景区出现人流量井喷现象。昨日...

大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