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榨油作坊到A股上市公司
“退休前再创一个川环”,1943年出生的文谟统说自己在80岁退休前,打算再创一个川环。根据川环科技2017年财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6.83%。“再创一个川环”意味着川环科技2022年的营业收入较2017年将实现翻番。用5年的时间让一家营业收入达数亿的工业企业翻番,这样的“海口”,只有从文谟统的嘴里说出来,才有人信。因为他的创业故事,更为传奇。
1980年,时年37岁的文谟统结束了粮站搬运工的工作,带领7个农民借款4000元,回乡办起了大竹县高家榨油厂。爱动脑子的文谟统,通过对榨油技术的钻研,将出油率提高到了36%甚至更高。这一指标成为当时四川省的第一,为此,四川举办了首届榨油技术培训班,让他编写培训资料并到各地授课。
“授课”时,文谟统了解到各县要建直属榨油厂统购统销的消息,一个乡镇企业,胳膊扭不过大腿,肯定竞争不过国家的直属榨油厂,文谟统被逼着转产。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砻谷机轧辊上的胶带要从日本进口,价格高达80元一对。于是麻起胆子借了5万元,买了一台炼胶机和半吨规模的小锅炉,于1984年建起了大竹县橡胶厂。
尽管文谟统善于钻研,橡胶皮辊在试验了无数次后,最终还是失败了。橡胶厂靠着给别人生产PE垫(酒瓶密封内垫)和普通杂件维持,举步维艰。
一个偶然的机会,文谟统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万县是中国皮鞋之乡”的报道。“我可以生产胶鞋底嘛。”文谟统赶往万县遍访各大皮鞋厂的厂长经理,赢得了一次召开订货会的机会。订货会上,文谟统收到100多万元的预付款,极大地鼓舞了他发展的信心。在随后的生产供货过程中,因为他生产的胶鞋底质量好、耐酸耐碱耐油,在万县一度处于垄断地位,有时候货在半道上就被人抢购一空。
1993年,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文谟统把企业迁到大竹县城。他认为,搞橡胶行业如果永远停留在鞋底、一般轧件生产上,就永远没有出路,更谈不上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当时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和汽车行业刚刚起步,市场前景非常好。而大产业的发展可以给配套企业带来生机和利益,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文谟统抢先跟嘉陵、建设摩托和一些汽车制造商联系,切入了摩托和汽车行业。
在他的带领下,橡胶厂开始转型为摩托车、汽车供应胶管。1994年,文谟统研发成功了改性PVC弹性体输油管,经检测,该油管各项性能均高于日本产品。1995年5月,国家五部委认定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方被确定为国家级技术秘密。大竹县橡胶厂最终发展成为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9月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达州首家上市公司。
文谟统从榨油厂起步,靠着不服输的性格,长期钻研,自学成才,成为橡胶领域的专家,并带领川环科技员工研发出了一批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截至2018年上半年,川环科技已取得了40多项国家专利,牵头或参与制订修订国家行业标准,除了能造出机动车身上的任何胶管,高铁、军品等产品也正顺利推进。
“对有实力、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进行并购,补充公司的业务板块;公司还将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将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将对合适的项目进行孵化。”近日,被表彰为四川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文谟统,这位见证着改革开放奇迹,带着传奇创业经历的老人,又在市场上看到了更大的机遇。□本报记者 龚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寒冬时节,岁末情浓。近日,大竹县委巡察组到各乡镇、学校进行走访核实,督促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