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富民农旅融合促振兴

广元日报 2018-10-09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张敏

道路蜿蜒,满目皆山。走进朝天区李家乡,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山之变——

建成蔬菜标准化基地1.2万亩,播种面积达2.5万亩,产量预计突破6万吨、产值达7500万元;建成避暑康养旅游环线,打造农家乐207家,日接待游客量超过6000人,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201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29元,2018年有望再上新台阶……

从40年前“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吃洋芋果,烤疙瘩火”贫穷闭塞落后的深山老林,到今天的“农旅融合发展和产业助农增收示范乡镇”,李家乡振兴的步履铿锵。

夯实基础建设助力产业蓄势起航

“两道山梁、三条狭沟,57户211名村民就散居在这深山峡谷的茂密丛林里,一条一拃宽的毛路被三条狭沟斩断成了五六段,走哪哪不通。”曾经崎岖难行的通组路,给今年56岁的永乐村三组组长李必太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个时候穷啊,种个两三亩蔬菜换点零花钱,还得全靠劳力往山外背,一天背不到两趟,两个月都卖不完。”李必太指着现如今的环形通组路连连感叹,现在可不一样了,水泥路连到了家家户户,高山露地蔬菜连片种植,运蔬菜的大货车全都停靠在地边上等着装菜,一天就能卖几万斤。

同样,吃水难也曾是困扰永乐村三组村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源。

60岁村民李必建家厨房内白瓷的蓄水池上方,清亮的自来水正从水龙头里汩汩地流淌出来。蓄水池一侧的墙上,一个满是风霜印记的背水桶赫然在目。

“我们那个时候的年轻小伙子,必学的生活本领就是背水。”住家最偏远的李必建印象深刻,“能下力气就开始背水了,一桶水一百多斤,一个来回要走近5里路。刚开始背的时候走一步、浪一股水,等回到家,全身湿透了不说,水也就只小半桶了。”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产业才能起航,群众才能增收。”李家乡党委书记何应忠介绍,近年来,李家乡立足实际,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着力点,实现了通村、通组路硬化率分别达到100%、85%,农户生活用电达标率100%,安全饮水全覆盖,村村通宽带网络。

拓宽增收渠道农旅融合勇闯新路

产业兴了,乡村就活了。

市农业局派驻老林村的第一书记李锐三句话不离“产业经”和“致富经”:“我们把群众发展产业的愿望与当地的自然禀赋和基础条件有效结合,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并实施了农业专家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确保产业发展指导到户、精准、实用、见效。”

“今年种了10亩蔬菜,养了5箱蜜蜂,毛收入估计在8万元左右。”老林村63岁的贫困户程德明今年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目前,老林村已形成了以高山露地蔬菜产业为主导,土鸡、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配套的产业格局,并建立起了试验示范片5个共720亩,示范推广“越冬蔬菜+时令叶菜”、“马铃薯+甘蓝”、“玉米+辣椒”等粮经复合增收新模式,亩均收入超过4000元。

而农旅融合,为山乡注入了更多生机。

作为李家乡农旅融合发展先行先试的典范——永乐村如今就有注册农家乐73家。今年该村还创新打造了农旅融合产业园,200余亩的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业主们更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旅游旺季,刘桂华家的“云林山居”生意火爆,30间客房无一闲置,入住需提前一周预定。刘桂华说,仅农家乐接待一项,年可实现增收10万元。

从决战贫困,到共奔小康;从致富梦想遥不可及,到与美好生活相遇,李家乡在现实中找问题,在实战中找答案,在创新中求突破,多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推荐

蒙山区开展城乡环境 卫生集中整治

本报讯9月14日,蒙山旅游度假区综合执法局联合柏林镇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对全区环境卫生进行大排查、大清理,...

大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