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搬出“穷窝窝” 迈进新生活

达州日报 2017-12-08 09:08 大字

(紧接第一版)魏感坤笑着对记者坦言:“现在有种进城的感觉。原先住在魏家沟,在大山上,离公路有1公里,到中和街上要走5公里路,出门下坡,回家爬坡,早就想离开那个鬼地方了。现在算是过上好日子了哈!”话音刚落,引来一片笑声。

精准务实推进

让易地扶贫搬迁公开公平公正运行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在周家镇新胜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正欲敲搬迁户敖康友的房门时,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从屋内飘然而出。72岁的敖康友把记者迎进屋,面带几许羞涩指着桌上的收看机说,自己刚才在边听边看,还随着音乐跳健身舞。

新胜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造型美观,全为一层楼,正平整道路,计划安置31户。像敖康友一样的搬迁户,在大竹是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完全“裸晒”在阳光下,群众认可度很高。敖康友原先住在悬崖上,能够搬进安置点,照他的话说,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审”出来的。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让每位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开公平公正,应搬尽搬,不落一人,从源头斩断穷根,这是大竹县坚守的原则——

严核搬迁对象,优先安置安全隐患区、资源匮乏区、设施配套艰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农户自愿申请、书面搬迁承诺、村组会议评议、镇村公示及动迁公示程序,公开政策,公开评议、公开对象,把每一个拟搬家庭人口、财产、就业、生活信息识准,把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

严控面积红线,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原则上有6人及以上家庭每户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

严把筹资高线,易地扶贫搬迁户每人建房补助2.25万元,农户自筹每人不超过0.25万元,不增添、不加重贫困群众负担,决不能让搬迁户因搬迁而更穷;

严格建新拆旧,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新房后必须拆除旧房,原宅基地复垦或生态修复。

同时,保留搬迁户农民身份,维持搬迁户农村产权不变,配套“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低保”保障措施,让贫困程度深、信心不足的贫困户不再恋穷窝,放下后顾之忧,确保脱贫不掉队。

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小落细落实,大竹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扶贫攻坚最大的战场,用优良的党风、政风、行风作保障,先后举办6轮现场评赛会,抠问题、找短板,辣味十足,以考促改、以考促干。四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世忠坦言,战晴天、斗雨天、撑起电灯当白天,觉少睡、事多做,忙忙碌碌就是为了让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

“十三五”期间,大竹县规划易地扶贫搬迁4931户15192人,涉及49个乡镇312个村,拟建安置点68个;已建安置点44个,3154户9524人喜迁新居,正昂首阔步奔富路!

□本报记者 陈虹 冯津榕 特约记者 王晓林 饶春宝

新闻推荐

大竹县乡镇供水总站练好基本功确保供水水质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是健康之本。为确保大竹县石河场镇供水水质,今年以来,大竹县乡镇供水总站扎实练好基本功,打好“服务牌”,让石河场镇居民饮上了安全、放心、卫生的自来水。一是定期清洗水池。严格坚...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