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发行政策金融 助力东柳醪糟走向全球

达州日报 2017-10-13 10:17 大字

本报讯 提到东柳醪糟,不管是达州人还是外地人,都会赋予它一张名片——达州特产。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得力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达州市分行的倾力支持,这“一粒糯米”方才逐步走向世界,成长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据了解,成立于1995年的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糯稻种植和精深加工企业,创业初始注册资本只有491万元,固定资产仅2136万元,日加工能力25吨,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由于糯稻加工需要存储一定的库存进行周转,企业季节性集中收购资金缺口大,尽管产品市场好,但因初期资本实力弱、经营量小、担保资产有限,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正当醪糟公司为资金捉襟见肘发愁时,正值农发行获批开办粮油加工贷款业务。2006年5月,醪糟公司试着向当地农发行提出了借款申请,但让企业意想不到的是,农发行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并在企业借款申请后仅1月就发放首笔贷款380万元。随后,农发行又根据企业扩大生产的合理需求,不断增加信贷投放,贷款规模逐年增加到2012年的1450万元并维持至今,产品从国内走向国外,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地,成就了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号。

为了延伸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规模优势。2015年,醪糟公司开始新建3.6万吨糯米粉生产线,但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刻,建设资金出现了缺口。这次,农发行大竹县支行又及时将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向达州市分行进行了汇报,市分行立即深入企业调研,研究采取“基金+贷款”的投贷结合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为了使基金尽早获批,市分行又向省分行汇报,对醪糟公司基金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在2016年6月向企业投放了重点建设基金3000万元,确保该项目于当年12月竣工投产,使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糯稻基地扩大到10万亩,新带动农户5307户,助推糯米产业实现新发展。

据了解,农发行达州市分行还积极鼓励醪糟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农发行提供资金+公司建立基地+农户订单种植”运作模式,迅速在大竹县月华、石河、柏家等22个乡镇80个村发展糯稻基地,带动农户10万人从事糯稻生产,其中贫困户、残疾人户、特困户就有10817名。同时,随着醪糟公司新生产线的投产,还将新增120个就业岗位,积极发挥产业带动扶贫效应,形成了政府满意、银企互赢、农户脱贫的良好局面。

(黄勇 本报记者 胡健)

新闻推荐

这条上班路,他骑行了30年 ——记农行大竹庙坝支行大堂经理谷章华

——记农行大竹庙坝支行大堂经理谷章华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