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渡在花桥
一座斑驳苍老的古桥,曾是进出花桥渡村的必经之路。而今,这座桥成了花桥渡的标志,在岁月更迭中见证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
湾沚区花桥镇花桥渡村依山而居,面对夹河,河埂外围湖成田,河埂内屋舍俨然。在没有桥前,这里有渡口,称为“花桥渡”。后来,在村口与圩田之间架起了桥,桥名依旧沿用渡口之名,叫花桥渡。从花桥渡村民代代相传的传说中推算,渡口已有千年的历史。
古桥无言,古桥一侧的石碑上记载了它的身世。三国时期,交通以水路运输为主,而花桥渡是从裘公到湾沚必经之路,这里就成了裘公、湾沚两地各类商品的中转站、集散地,曾经被称作“小南京”。清朝年间,村民们集资在花桥渡口上架设了一座桥,后因洪水冲毁。民国九年,村民们再次集资重修花桥渡桥,民国十二年竣工。此后近百年的风雨中,古桥从新到旧,刻在桥身的图案虽有磨损,却清晰可辨。
这是一座半圆形单孔石拱桥,桥长15.4米,宽3.4米,半圆形拱跨3.4米,拱高3.2米,桥身整体高4.2米。桥面略呈弧形,用青条石砌就,勾缝料以石灰羼和糯米汁、沙料混合而成。桥一侧阳刻着“花桥渡”三个字,另一侧阳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
1954年,洪水冲垮桥面以上的建筑。到了1969年,东门渡大桥修通,裘公通向湾沚的陆路打通。于是,花桥渡这条商道逐渐萎缩、荒废。1970年5月,当时花桥大队革委会将桥面以上的水毁部分修复,砌上了水泥的柱子、钢筋的栏杆、水泥的栏板。为保护花桥渡桥,2013年此桥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古桥上,脚下是悠悠岁月,眼前却是小桥流水人家。
从古桥步行几分钟,便来到花桥中学旧址。花桥村党总支副书记蒋政明介绍,花桥中学于1969年9月初创,教室由杨家祠堂改建。1990年最高峰时,曾开设10个班,学生约550人,教职工28人。后因学校交通不便、校舍老化等问题,迁移校址到别处,此处便闲置下来。如今的花桥中学,内外修葺一新,即将作为研学基地而重新焕发生机。
花桥渡村内小景颇多,村民家的院墙上随意地摆放着瓦罐、菜坛等乡间特有的物什。这些东西看似顺手一放,其实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营造乡村生活的共鸣感。推开一处石头垒砌院墙的“农耕小院”,一条石板路蜿蜒延伸至两间土坯房前。院内种植着满畦的时令蔬菜,角落里几只母鸡悠闲地踱着步子找虫吃。只是这样的闲适院落并非普通农户人家,而是村中打造的“又一景”。时代在发展,如今走进任何一个村落,大多是楼房多于土房,燃气灶代替大锅灶。想要重新看到记忆中的村庄,这样的“造景”是对现代村庄的乡愁弥补。
因为村内水域广,圩田多,花桥渡村民开发了集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家畜饲养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村里的农家乐因地制宜推出了垂钓、采摘、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让往日宁静的村子渐渐充满人气。
花桥渡桥和花桥中学在时代变迁的步履中失去它原本的作用,桥面衰落损毁,校园书声沉寂,但曾经的历史却刻印在桥面、校舍。可以想见,渡桥发生过数不清的故事,校舍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记忆,这些是花桥渡最宝贵的时光遗产。而那些让村庄不断焕发生机的村民,更是花桥渡最宝贵的原动力。
记者 田琦/文 梅韬/摄
新闻推荐
成都新津:推进乡村振兴,书写“创新农博、创享乡村”9月23日,一场璀璨的光影秀在新津天府农博岛上演。新津区张河果园子途远...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