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三大资源” 壮大村集体经济
□罗强薇 徐浩添 张杰 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去年12月以来,广安区花桥镇大利村抢抓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机遇,盘活土地资源、人力资源、闲置资源,在让村民得到实惠的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3月21日,在广安区花桥镇大利村村办企业办公室,当地村民正在领取2月份工资。“平时一般能领到3000元左右,比打零工强多了。”村民杨泽民告诉记者,以前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村上土地全部流转给业主,不但每年有租金、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分红。
大利村有耕地面积2720.67亩,林地500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万元。“今年我们盘活土地资源,将全村耕地整体流转给业主,每亩按照20元的标准提取作为村集体经济费用。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5.4万元。”大利村党总支书记叶海军告诉记者。
此外,村里还成立劳务用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为业主提供用工服务,每位村民被用工一次,村集体就会有2元钱收益,此项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3万余元。
其实,今年大利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方式还不止这些。以盘活人力资源成立村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例,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100%,承接本乡镇如山坪塘维修、公路硬化、房屋修建及装修等业务,吸纳本村及周边村组富余劳动力作为工作人员,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村民周琪林是一位砖工,村里成立建筑公司,他第一个报名,每月收入不少于5000元,还照顾了家里,逢人就说村办企业好。
“目前,我们已经承揽了花桥镇160余万元的工程项目,除去发工资、交税等开支,预计全年村集体收益可达20万元。”叶海军介绍,大利村在领办村级建筑公司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党组织+合作社+村民”的方式提供配套服务,成立了大利村供销合作社和共利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流转、农资购销、劳务服务等,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走出了一条村级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村级集体经济要增值,就要不断创新增收渠道。
盘活集体资产,扩宽增收渠道,大利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另一个措施就是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该村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规划的优势,对辖区的闲置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将村集体所属的闲置资产进行承租流转,把集体资产盘活,增加收入来源。
叶海军介绍,大利村目前有2宗闲置资产,一宗是原大利村活动室,一部分租赁给业主,每年收取2000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一部分让村办企业入驻。另一宗是原共和村小学,目前已经争取项目资金正在招投标改建成烘干房,采购并安装粮油烘干设备后租赁给业主使用,每年收取不少于5万元的租金,目前均已通过承包租赁、有偿使用的方式实现盘活利用。
“预计资产盘活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7万元,然后再将这些收入用于困难人员帮扶、基础设施管护、公益性事业支出、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叶海军说。
只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真正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帮助全体村民从中受益,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按照6∶2∶2的方式进行分红,60%用于村民分红,20%用于村内公益事业支出,20%用于管理人员报酬。其他收入则用于土地流转的租金、基地务工人员的工资、收购相关物资等。通过领办合作社以及利益联结机制,预计能实现450人就近务工,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
花桥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表示,大利村改变了过去把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不动产资源闲置的状况,发展“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村集体和村民可以通过资金、资源资产、技术等要素入股,在企业或合作社中拥有股份,实现“资金变股金、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这种模式受到省市财政部门和市区组织部门肯定,将在全镇逐步推广。
新闻推荐
宋李公麟《蜀川胜概图》之修觉山。唐玄宗李隆基画像。明皇幸蜀图。明仇英□何毅豪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之父...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