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围绕医改狠下功夫 针对健康做足“文章”
去年1月,成都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在成都市新津县正式启动。以新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核心分别牵头武阳和兴义、五津和花源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医保基金总额管理,并实现医共体内管理一体化、医疗质量同质化、学科建设一体化发展。,成都:围绕医改狠下功夫 针对健康做足“文章”。
这种创新的区域性医疗服务模式,着力优化本地医疗资源配置,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近年来,针对群众在健康上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迫切想解决的难题,成都市结合自身实际,加大改革力度,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缓解。
2018年,成都市荣获首届“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称号,5家医院提档升级为三甲医院。全市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54岁,全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保持低位。
□石晓文 (图片由成都市卫健委提供)
组建医联体121个 群众看病区域差异缩小
今年2月26日上午,在蒲江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诊断室,远在百公里以外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专家周鸿正通过5G技术与该院医生共同协作,为一名患者完成了远程超声“会诊”。蒲江县人民医院与成都三医院于2015年建立起了紧密型的医联体,此次5G远程会诊在蒲江的落地,无疑将拉近蒲江与成都城区间的就医“距离”,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大的实惠。
医联体有效缩小了区域就医差异,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为不断拓展医联体建设内涵和外延,成都专门印发了《进一步深化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目前,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组建医联体,共组建医联体121个,实现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医联体内已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远程诊疗项目,各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格局初步建立。
同时,成都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完成50个机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120个机构诊疗设备提档升级,5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公有化建设。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覆盖率达80%。作为群众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2018年,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229支,共签约643.87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达319.13万人。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去年12月20日,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医改的“深水区”,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成都制定出台《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健全公立医院领导体制、治理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并在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实行人员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施全员岗位聘用管理,探索建立全员竞聘上岗、量化考核、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新机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在3家市属公立医院和各区(市)县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
在公立医院里,还全面实行取消耗材加成举措。去年,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548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并同步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价格调整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确保群众医疗负担总体不增加。
为使群众看病就医享受更加优质、方便的服务,成都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预约诊疗、日间手术、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20余项工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成为让群众就医更便捷的助手。天府市民云服务平台已接入全部市级公立医院数据,开通预约挂号,门诊、住院信息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预防接种信息查询等多项便民服务应用。
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民营医疗机构也迎来大发展,2019年1-8月,全市新增民营医疗机构619家(含医美机构59家),其中医院8家,门诊部、诊所、其他医疗机构611家。
此外,针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成都市按照“侧重在养、保障在医、分类服务、急慢分治”原则,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护理院、养老院、专科和综合医院为支撑,老年专科医院为龙头的“5+3+n”三级服务体系,全市97%的养老机构已通过协议等方式与辖区医疗机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44家养老机构同时取得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执业许可证。
参保率稳固在98%以上 101个病种试行按病种收费
9月8日,来自重庆市的周庆东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后,来到窗口办理出院手续,他只需支付自费部分,其他由医院进行异地结算。过去,异地就医的患者常常会为结算问题奔波,如今,成都市已有496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充分满足各类参保人员需求。
为筑牢群众的就医保障网,成都不断完善医保管理体制。2018年,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82.22万人,参保率稳固在98%以上。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达到85.18%和77.1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180元和360元两档,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500元,资助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救助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额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同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疾病分组结合点数法的按病组分值付费方式。深入推进按病种收付费工作,在市级公立医院对101个病种试行按病种收费,并进一步明确按病种付费的实施范围和支付政策。
为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成都全面推进落实药械集中采购。去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总金额为94.09亿元,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总金额为16.71亿元,考核积分均全部达标,参加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纳入试点药物价格大幅下降。针对药品购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品购销渠道专项整治工作,将血液制品、冷链药品、中药饮片、基本药物、特殊药品等作为检查重点,监督覆盖率达100%,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虚构药品销售流向,督促企业对各类问题逐步整改,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自己的组织。8月开始,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为的就是切实...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