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院子藏在林盘内的川西传统民居

成都日报 2018-08-29 01:57 大字

刘家院子完全保留了川西传统民居的样子

成都市公布的第十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有一栋历史建筑非常特别,它不仅是川西林盘的组成部分,能对林盘的进一步打造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同时也经历了从名人家族私人房产到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的历史变迁,并且至今它仍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栋建筑就是位于新津县兴义镇岷江社区菜棚子林盘内的刘家院子,曾属于我国心理学泰斗刘绍禹的家族。

融于自然

名人建筑与林盘相得益彰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新津县岷江社区,一走进菜棚子林盘,就仿佛进入了一处世外桃源,林盘中水清林密,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撒在地面,一派水墨画的景象。在秋蝉此起彼伏的“知了”“知了”声中,行走在清幽的石板路上,记者还不时听到鸡鸣和犬吠。黄竹搭起的小屋,木板拼接的柴门,茅草铺就的房顶……这山水田园般的画面则让城市的喧嚣一扫而空。

跟随着岷江社区党委书记高志清的脚步,记者渐闻人语响,再跨过一座小石桥,我们要探访的刘家院子便出现在眼前。

穿过贴着春联和门神的院门,记者看到,刘家院子完全保留了川西传统民居的样子:房屋的框架都是用木头搭就,墙体未用石砖,而是用黄泥垒砌,窗户也全是木质,没有安上玻璃。在院子里,几棵结满柚子的树正茁壮成长,院子右侧,还保留着刘家人当年用过的石磨。房间里,摆放的则是旧式的八仙桌,厨房里,也是老式的烧柴灶台。

“这栋老院子通光、透气,明亮,收来这栋院子后,我们修旧如旧,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汁原味。“高志清说。原来,这栋院子过去属于刘绍禹的一位远亲,它不仅是菜棚子林盘内重要的传统建筑,也是刘绍禹去世后刘氏家族保存最好的房子之一。为此,2010年前后,兴义镇为了整体打造菜棚子林盘,便把院子购买下来,并将其打造为岷江社区的活动中心和当地农耕文化的承载地。

合理利用

未来将打造为文创园区

买下院子后,以高志清为代表的岷江社区党委将菜棚子林盘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林盘内的多个老式院子,如书香院子成为展现岷江历史名人的展览馆,用于陈列包括刘绍禹在内的本土名人的历史文物;沈家茅屋被打造为兴义近代历史展览馆,陈列布票、粮票等历史实物;刘家院子则用来陈列锄头、镰刀等农耕用具,全面展示岷江的农耕历史和文化。

除此之外,刘家院子还成为岷江社区原书记殷全福退休后打造的“殷三哥工作室”所在地,居民们发生矛盾时,都来这里找“殷三哥”调解。与此同时,刘家院子的偏屋成为兴义镇杨牌土地合作社社员们集会讨论的地方。“可以说,刘家院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岷江社区重要的活动中心和菜棚子林盘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高志清介绍。

了解到刘家院子此次入选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高志清非常高兴,“这有利于我们未来进一步对刘家院子的保护,也有利于我们对菜棚子林盘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利用。”他表示,以此为契机,岷江社区将加大对菜棚子林盘的宣传,并对林盘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我们目前打算结合刘家院子和菜棚子林盘开发民宿,同时努力将这里打造为集文创、陶艺、书法、大学生体验为一体的园区,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也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的资源,让它永远‘活\’起来。”高志清说。

本报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祝箫 文/图

刘绍禹简介

兴义镇岷江村人,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1914年考入清华大学,192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积极传播现代心理科学的知识和成就,倡导用客观、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为我国培养大批教育学、心理学人才。曾担任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新闻推荐

皮划艇静水比赛乐山代表团夺得一银三铜

本报讯(记者吴桐)7月30日、31日,省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在成都市新津县举行,乐山代表团夺得一银三铜。其中,女子乙组500...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