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提升新津生态价值 塑造“滨江公园城”大美形态
随着地铁10号线二期的加紧建设,新津市民已经开始倒数“家门口坐地铁”的日子。成都的城市“南拓”战略,特别是前不久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新津要与天府新区直管区、高新区、双流区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更让人有了莫大的期待——这座历史悠久的县城新津,正在发生巨变。
都市新区,是新津城市转型的目标。如何建设都市新区,对新津来说是个全新课题。恰在此时,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两个决定”,为新津的城市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和有效路径。7月30日,新津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新津县委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成南副中心、滨江公园城”的决定》《新津县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和《新津县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加快建设“成南副中心、滨江公园城”。深刻领会成都开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全新实践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新方向、重塑城市人居新价值,依托新津“一江两山五河”的自然生态本底,创新“绿心营城”的城市发展新路径,提升新津城市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活价值,加快建设现代滨江公园城市,努力形成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津特色、新津模式、新津表达。
构建“一心三城五镇”城市格局
加快建设都市新区
从地图上看,发达的水系将新津的城市格局分割开来,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三大城市组团。为缝合城市,新津决定在东至成乐高速复线,南至岷江,西至西河,北至第二绕城高速的范围,布局面积33平方公里的津津城市绿心,按照“绿心营城”理念营造大美生态公园,开展生态街道、绿色建筑、智慧管理、创旅乡村等试点示范,重点发展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绿色产业,打造现代滨江公园城市示范区。
都市新区的建设,意味着新津的城市功能需要极大优化。基于三大组团的不同现状,新津制定了相应计划——依托老城片区布局25平方公里的五津水韵城,沿南河打造多功能复合的城市滨水轴线,沿地铁10号线打造新业态新场景聚集的城市经济轴线,建设亲水宜居的现代生活城区。依托新城片区布局58平方公里的岷江创新城,围绕明珠公园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围绕骑龙湖打造创新创意经济圈,沿岷江两岸塑造大尺度“三生融合”空间,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创新创意产业。依托花源片区布局23平方公里的牧山健康城,沿牧马山、杨柳河植入康养、医美、教育等功能,建设体现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高品质城区。
同时,发掘传统乡村区域的产业、文化和资源特色,以特色小镇支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构建“五镇”支点,均衡城市发展。其中,在兴义镇规划建设农博小镇,打造天府农博岛,承载国际化农业博览会展和高端农业论坛功能,重点发展“农博+”产业;在新平镇规划建设文博小镇,打造闲静乡居民宿聚落,重点发展以古蜀文化为底蕴的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在安西镇规划建设渔博小镇,打造天府渔博文化第一镇,重点发展渔博创意、休闲旅游产业;在永商镇规划建设花韵小镇,打造禅道文化养生栖居地,重点发展花韵主题特色板块旅游;在邓双镇规划建设休闲小镇,打造户外休闲目的地,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山地休闲、河鲜美食、时尚购物产业。
随着地铁10号线二期即将通车,当前,对于新津优化城市功能最为紧迫的,莫过于该县正深入探讨研究的“运用TOD模式进行城市开发”课题。在新津县委主要负责人看来,TOD模式不仅将有效促进重点片区开发,更能有效地带动城市转型升级和交通装备产业加快发展。截至目前,新津形成了推动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与城市综合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理念,下一步,加快地铁10号线二期场站为中心的城市开发,以站点500米—800米半径区域为核心组织城市生活、构建公共空间,变通道为枢纽、变过境为集散、变流量为经济,打造成都近郊消费目的地、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外溢新节点,使地铁站点周边成为新津城市最具价值潜力的商业、办公、休闲和居住区域。
厚植生态本底
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
这些日子,新津人的朋友圈常被一张张美景照片刷屏,沙洲、卵石滩及草甸交错的湿地景观,大片花海中白鹭飞舞盘旋……美景来自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由于打造接近尾声,不少游人已按捺不住,前往先睹为快。
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是新津星罗棋布的公园景观的代表。新津依托五河汇聚,山水相依的自然禀赋,目前正加快宝资山森林公园、骑龙山公园、南河滨河公园、纯阳观文化公园、宝墩大遗址公园、农业主题公园、斑竹林公园等一批城乡公园建设,历争早日形成“城在园中、园城一体”“园在城间、开门见绿”的全域公园景观。
在众多公园中,专为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配套建设的明珠公园无疑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作为位于工业园区内的大型生态湿地和城市休闲公园,明珠公园将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起步区的人才公寓、商业配套、总部研发、政务服务、商务酒店五大产业板块有机串联起来,充分体现出“人产城”融合的理念,传统工业园区的生硬面貌被生态公园融化,“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初露端倪。
绿道是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脉络。下一步,新津将构建“串联成网、功能复合”的津津绿道格局。坚持以三级绿道体系为脉串联形成全域绿色网络,通过区域级绿道强化“五河一江”、城市绿心、牧马山、长秋山、农博园等重要生态板块之间的有机耦合,通过城区级绿道塑造城市组团、产业功能区以及特色镇“城景相融”的形态风貌,通过社区级绿道打通社区微循、丰富生产生活场景、整合公共服务和社区商业功能,形成“人城产景”深度融合、“文体旅商农科”多功能复合的公园城市内在肌理。
星罗棋布的湿地、公园,被绿道串联在一起,新津的生态环境加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突出。下一步,新津还将秉持以山为脉、以水为魂的城市特质,保护两山相拥、五河汇聚的山水资源,在五河一江沿岸打造“绿水交织、湿地棋布”的天府水乡景观,在长秋山-牧马山地区打造“山水相融、高低错落”的多彩丘区景观,在成新蒲沿线打造“平畴沃野、阡陌纵横”的秀美大田景观,着力构建“两山望五津、一带汇一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形成绿水青山、山水交融、沃野千里的大尺度绿色空间系统。
重塑“两园一区”经济地理
探索“人城产景”和谐统一
城市发展需要新动能,生态价值高的“滨江公园城”尤其需要高端产业来支撑。如何抓住产业发展新契机,发掘新动能?新津将重塑“两园一区”经济地理,积极打造产业高地。并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进人、城、产、景四要素和谐统一发展。
首先是明晰园区发展定位。在县域东部普兴、金华两镇布局76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大力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西部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在县域西北部成新蒲沿线七镇(乡)布局129平方公里的天府农业博览园,大力培育“农博+”产业集群,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国典范、世界农博的东方品牌”。在县域南部永商、邓双两镇布局54平方公里的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大力培育“文旅+”产业集群,打造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天府休闲旅游示范区。
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6月6日,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综合试验线奠基开工,与现有一般制式轨道交通相比,它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低30%以上。7月3日,世界500强阿尔斯通的合资公司正式投产,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牵引动力系统及后期维护服务。在促推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重点推进与岷江创新城的产城融合,高水平配置与产业关联的专业楼宇、教育科研、人才公寓、孵化平台等功能设施,合理配置商业、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
在天府农业博览园,加快实施农博主场馆、酒店群落、会议中心等核心区要件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千亩葵花园、有机示范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等展示项目建设,组建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推进中国农科院设施农业综合体、途远C2B、新希望F2F等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同时,重点推进与农博小镇、渔博小镇、文博小镇的产城融合,打造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联城带村的田园综合体。
在梨花溪文化旅游区,将对梨花村等景点资源进行梳理修复,大力完善游客中心等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积极实施水上运动文化休闲乐园、318国道主题公园、花卉博览创意基地、平阳里设计师产业园等项目,引入国际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赛事,塑造“天府河鲜美食、西部赏花基地、川西特色民宿”三大品牌。该片区重点推进与五津水韵城的产城融合,通过老码头片区、团结岛片区建设,形成隔河守望、跨河相融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专家支招
新津的“滨江公园城”怎么建?
生态优势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产业支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匡晓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
新津具有五河聚一水、两山入城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优势,是建设公园城市最重要的生态基础;有着45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建设公园城市的人文基础;交通条件便利,在联动两大机场方面具有优势,新机场的建设将使新津的交通地位得以提升。
这三点是建设公园城市的三个比较重要的禀赋优势。在未来的建设中,要发挥好这三个要素。要把滨河景观建设、湿地建设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用好水资源,在滨河修建带状具有生态价值的绿色空间,把绿道结合进去,沿线注入历史文化元素。
公园城市要突出“公”这个含义,城市要能够为市民提供大量公共产品,提供很多公共服务,要有高质量的学校、医院、体育活动场所等等。这都意味着公园城市在纵深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新津要积聚民营企业的优势,对创新企业进行导入,实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这样,城市才具有更大活力,才有能力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公园城市名副其实。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7月26日电(记者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6日公布,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县五津镇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西北门发...
新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