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儿子走失的火车站等了32 年......
32年后,余正琼一家终于骨肉团圆与亲人失散 32 年,张明远(化名)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四川的旅程……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以来,他曾无数次自问,自己究竟从何而来,姓甚名谁。当距离四川越来越近,他足下的土地将为之揭晓这一切的疑惑时,他却突然有些忐忑了。
1989年,4岁的儿子马继明在成都火车北站走失后,余正琼就开始了漫长的守望。同所有失去孩子的母亲一样,在穷尽了所有力所能及的方法依然杳无音信后,执念成为了她生活的动力。32年来,她几乎每天都去火车北站守候,只为了也许有朝一日儿子能从模模糊糊的记忆中想起这里,能从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这名年迈的母亲。
对姐姐马继英来说,32年前,只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弟弟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32年间,自责与懊悔时常将她惊醒。
32年的离别、追悔与茫然,32年的找寻、追问和错过,终于在今年9月23日画上了句号。儿子丢失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2016年,家住成都市新都区大丰镇的余正琼一家到大丰派出所报案并采集血样,称于1989年在成都火车北站丢失了4岁的儿子。
“比中了!”今年8月,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收到了一条好消息。余正琼一家的DNA与远在河北的张明远比中,确认张明远就是余正琼的亲生儿子。
得知这个消息后,民警康鵾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立刻给马继英打去了电话。这个电话,让马继英的思绪回到了1989年的那个午后,“那天,我们一家在成都北站拾荒。我和弟弟正在一棵树下玩。我让弟弟去接一点水,转过身来弟弟就不见了。”
小儿子的走失,也给余正琼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家人为了寻找丢失的儿子,用尽了各种方法打听。听到一丁点儿有可能是小儿子的消息,一家人就赶到当地,然而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常年无果的寻找,不但已经将这个家庭存款彻底耗尽,更几乎将所有人的精神也彻底击溃。余正琼的丈夫开始酗酒,每每酒后发脾气,便埋怨家人没有把儿子看好。儿子丢失十几年后,余正琼的丈夫带着遗憾因病去世了。余正琼抱有的最后一丝希望,就是儿子能凭着模糊的记忆,想起自己走失的地方,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儿子丢失的32年间,她每天都前往火车北站,在打一点零工的同时,不断地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儿子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但是到火车北站等儿子这件事她却从未放弃。余正琼曾对马继英说过,如果找不回儿子,自己就是死也难以瞑目。几番寻找千里之外传来佳音
今年9月初,新都区公安分局民警康鵾、湛振华、杨靖三人踏上了前往河北的路程。
今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该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全面开展信息核查和查找失踪被拐儿童工作。
今年8月,好消息传来,居住在河北省承德市的张明远正是32年前走失的马继明。为确保比对结果万无一失,民警们即刻前往河北,找到了张明远。
其实,早在10多岁时,张明远就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你其实是我们家抱养来的,等你长大了,可以去找找你的亲生父母。”一句话,让眼前这个一直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亲”变成了“养父”。
“父亲一直对我非常好。”张明远说,养父告诉他这一切,是觉得自己应该去弄明白自己的身世,见一见自己的亲生父母。
成年后,张明远也开始用各种方法寻找亲生父母。由于走失时只有4岁,对于老家的记忆十分模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明远通过志愿者登记了寻亲信息,并在当地公安局采集了血样。
多年以后,当新都区公安分局民警找到如今36岁的张明远,告知其亲生父母已经找到时,他显得难以置信,一时不知道如何接受。这时,养父鼓励张明远,告诉他:“有什么事还能比见亲生父母更重要?”这一句话,让张明远最终下定了前往四川的决心。亲人相见离散之家终得团圆
今年9月23日,新都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阔别32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
谈及家中情况,亲生父亲的去世让张明远倍感遗憾。但母亲尚在且健康,也让他倍感欣慰。他告诉记者:“亲生父母有生育之恩,养父母有养育之恩,对我来说,两边都是父母,两边都是家。”而对于姐姐马继英来说,多年的自责和悔恨,也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她拉着弟弟的手,泣不成声。
张明远告诉姐姐和母亲,自己现在在河北生活得很好,已经结婚,还生育了两个女儿。余正琼一边听着,一边紧紧握住张明远的手,皱纹里满是笑意:“知道你现在过得好,我就都放心了。”
一家人约定,以后四川和河北两家都可以互相看看、常常走动。32年的寻子之路,终于收获一个圆满结局。
愿天下再无骨肉离散,愿所有离别终得团圆。 记者 蒋京洲 文/图
新闻推荐
聚焦乡村振兴、城市社区发展治理首届四川省红十字公益项目大赛决赛举行
本报讯(记者杨静耕)前日,首届四川省红十字公益项目大赛决赛在成都举行。该大赛以“汇聚人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助...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