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躲债务 将138万元股份“送”人法院判决:撤销转让
本报讯(记者蒋京洲)债务人刘某为逃避还款义务,将自己持有的股权无偿转让给第三人,并通过伪造第三人代偿债务试图造成有偿转让的假象。为此,债权人李某向成都市新都区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转让行为。近日,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债权人的诉求。
据了解,刘某同李某的借贷纠纷经成都中院终审,判决刘某向李某支付欠款170万余元。然而刘某不仅拒绝履行给付义务,还向法院表示,其已将持有的价值138万元的某公司股权转让给了第三人郑某,同时,郑某通过向刘某转账31万余元、通过帮刘某还债的方式,支付剩余股权转让的费用。
李某则向法院主张,刘某系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股份,并以刘某与郑某恶意串通转移资产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二人间的股权转让行为。
经审理,法院认为,根据刘某提供的与案外人牟某(化名,其为刘某公司员工)的借条,和银行交易明细可知,虽借条载明借款人为刘某,但实际收款对象为某公司,且牟某转账附言有“社保”等字样,不能证明二人间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同时,根据郑某提供的与刘某、牟某银行交易明细、网上银行电子回单等证据可知,郑某与二人间的经济往来频繁,款项类别多样,附言中也有“社保”等字样,与其声称的与牟某无往来的证言并不相符,且存在个人账户资产与公司资产混同的情形,不能证明郑某通过代偿刘某欠款支付股权对价,认定为无偿取得。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的规定,法院判决撤销刘某将其持有的价值138万元的某公司股权转让给第三人郑某的行为。
◎法官说法
债务人为躲避债务,恶意转移资产的情形时有发生。为防止债务人因恶意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确保债权实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在债务人实施危害债权行为时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新闻推荐
村民制作手提纸袋。□陈维于一波近日,位于雁江区丹山镇青和村的成都市狼聚达包装有限公司资阳二分厂厂房内,经过技...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