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被骗37万元 你还敢在朋友圈买口罩吗?

绵阳晚报 2020-02-11 10:52 大字

广西男子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有大量厂家直销口罩出售”的虚假信息,诈骗多名网友37万余元人民币。日前,绵阳市公安局在开展打击涉疫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与广西桂林警方协同作战,成功破获这起特大涉疫诈骗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广西桂林被民警抓获。8日,落网的黄某凌、盘某被专案组民警从广西押解回绵阳。

■岳波记者刘晏男

1朋友圈里买口罩绵阳一男子被骗34万元

“警察同志,我在微信朋友圈买口罩被骗了30多万……”1月31日下午,绵阳市民张先生匆匆来到高新公安分局报案。张先生说,他在1月26日至28日期间,通过成都朋友李某购买一批口罩,并向其支付了34万元。后来,他发现李某给他的快递单号和运货单均为伪造,且未收到购买的口罩,怀疑自己遭到诈骗。而就在同一天,家住成都市新都区的李某也向成都警方报案,称自己作为中介遭到微信好友“湖花流”诈骗。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绵阳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打击涉疫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此案涉及金额大,影响大,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随即组成专案组,对该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经初步侦查,青年男子李某平时喜欢在微信圈售卖零食、衣物等。2019年6月,李某添加了微信昵称为“湖花流”的人为好友,并在当年9月与对方进行过网上交易。

今年1月25日,“湖花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称,自己有渠道搞到由生产厂家直接发货的N95口罩。李某看到消息后,产生了通过倒卖口罩赚取差价的想法,随即转发了该条信息到自己朋友圈。后来,张先生等6人先后通过微信联系李某购买口罩,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李某共支付370800元货款,其中最大金额转款便是家住涪城区的张先生,共转款346850元。

2警方跨省抓捕两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李某收到钱后,扣除自己的利润9万余元,剩余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转账276980元给“湖花流”。对方收到货款后声称已发货,但货运比较慢,并将已发货的快递单号发送到李某的微信上,李某同时将快递单号发送给张先生等人。1月29日,当李某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再次联系“湖花流”时,对方已无法联系。李某连忙查询“湖花流”提供的快递单号,结果均为虚假单号。

2月1日,绵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电诈平台和网安平台等情报信息平台开展案件侦查,同时对资金流和信息流开展侦查,发现“湖花流”系家住广西桂林市33岁无业男子黄某凌。警方发现,有两次违法犯罪前科的黄某凌于1月31日晚有分散转账和大量取现的行为。为挽回受害人经济损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一方面将犯罪嫌疑人涉案银行卡还未转出的11.3万元进行紧急冻结;另一方面在省公安厅协调下,与桂林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取得了联系,并通报案件情况和嫌疑人身份信息、活动轨迹,请求当地警方协助对黄某凌实施抓捕。

2月2日,黄某凌与31岁的同伙盘某在桂林市平乐县被桂林市公安局民警一举抓获,现场缴获赃款8万元、存有11.3万元赃款的银行卡一张、手机两部和涉案轿车一辆。2月4日,绵阳市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吴迪带队,驾驶汽车千里赶赴桂林,开展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工作。据黄某凌交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发现市面上口罩出现紧缺,于是编造了“出售厂家直销口罩”的虚假信息,并伙同盘某实施了犯罪行为。2月8日凌晨,犯罪嫌疑人黄某凌、盘某被民警顺利押解回绵阳。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警/方/提/醒

疫情期间,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售卖口罩、防护服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医用防护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交易中,如果对方提出先付款再发货或收取运费、管理费等要求,一律不能相信,更不能进行交易,以免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公安机关也正告不法分子,要立即停止作恶,对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新闻推荐

他们既是“战斗员” 又是“宣传员”“服务员”

工作人员为小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抗击疫情,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成都司法行政系统的各党支...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