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奋进新时代 聚力护发展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都日报 2019-11-05 02:39 大字

从最初只有800米长的人民南路一段到如今的城市中轴线;从自行车王国到如今的私家车第二城;从手动控制红绿灯到“互联网+”智慧交通……新中国成立70年,成都城市交通已经发生了蝶变。

现在,一幅彰显城市交通管理品质的画卷徐徐展开:“双待模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路口,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商圈景区特点不同,“一点一策”破解拥堵手段也不同;“警银e站”集65项交管功能于一身,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交管业务;重案大队专职办理重大案件,成为保障交通安全的“拳头”“尖刀”……畅通与安全一个不少,服务与保障一样不落。

成都交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综合治理城市安全“风险点”,系统治理交通拥堵“城市病”,全力保障道路安全与畅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光往前,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打造现代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系统,服务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成都交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新时代道路交通管理新篇章!

幸福感

破解“城市病”

开出多张“良方” 系统治理拥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不断增多,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的“城市病”随之而来,很多大城市都深受其扰。成都汽车保有量突破512万,仅次于北京,高居全国第二位,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交通压力巨大,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病”的任务十分艰巨。对症下药,成都交警坚持“智慧治堵、工程治堵、依法治堵”三条路径,以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解决“城市病”为突破口,将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支撑,深化落实“成都治堵十条”,纵深推进科学治堵,开出了多张治堵“良方”,城市交通拥堵指数持续下降,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转变出行方式 绿色交通渐成风尚

成都交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精细化交通组织融入到规划建设“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全过程,系统谋划实施“兴公交、优慢行、调结构”的交通组织优化策略,加速推动交通出行向绿色低碳、简约适度转变。

在上下班路上,公交专用道连线成网,总里程达952.8公里,全国领先,并与轨道交通、慢行交通无缝接驳、方便快捷;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在全国率先出台《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规范运营、停放有序,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超233万人次,共享单车的日订单量超350万,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保障慢行交通路权,推动机动车道“瘦身”降速、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提档升级,打造更加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依托“蓉e行”激励私家车主主动停驶私车,共有60.8万人次积极参与,共享绿色畅行带来的舒适便捷。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绿色交通策略,推动绿色出行从社会共识向全民行动转型突破。

深挖道路资源 全市已有82个“双待路口”

设置有“直行待行区”和“左转待转区”的路口被称为“双待路口”,成都市的八宝街路口、二环路万年场路口都是“双待路口”。成都交警通过挖潜道路资源,对路口交通精细渠化,对时空资源复合配置,在全市建成“双待路口”82个,相当于新增道路资源418.5车道·公里,初步形成了路口提效规模效应。

交管部门通过实际测量和流量监测发现,在设置了“双待路口”后,路口四个方向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量提升幅度约10%左右,路口每小时可多通行640―800辆车,大大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下一步,还将不断推出新的“路口提效、路段提速、路网扩能”交通组织措施。

医院商圈景区 “绣花功夫”精细管理

今年5月30日,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成都交警以“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引发全国同行的关注。针对医院、商圈、景区的不同特点,成都交警推出了不同的交通组织。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片区,确保“公交急症畅行畅停、人行车行快慢分离、路径外引停车、通达车流精准剥离”等策略精准落地,有效改善华西医院片区的严重拥堵状况,道路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今年10月华西医院片区工作日交通拥堵指数均值1.74,相比去年同期交通拥堵指数均值2.76下降37%。

太古里“活力步行”商圈交通组织,科学处理“慢与快”“内与外”“客与货”三对交通关系,让商圈假日拥堵指数下降8%。在熊猫基地,实行“快进慢游”景区交通组织,熊猫基地假日景区拥堵指数和事故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1.7%、15.2%。

获得感

深化放管服

“蓉e行”让群众少跑腿 全国首个“警银e站”已启用

2017年7月,成都交警聚焦群众美好生活向往,遵循科学治堵路径,运用网络理政思维,创新推出了“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力、市民主体”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达320万人,绑定机动车190万辆,绑定驾驶人286万人。

结合“放管服”改革,推进网上政务互联互通、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高网上服务体验,上线电子监控违法处理“自助办”“预约办”“远程办”功能以及电子证件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今年8月22日,成都交警联手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合作共建的“警银e站”智慧交通新模式已正式启用,“警银e站”共有65项交管功能,可以办理38项交管业务。集如此多交管功能与业务为一体的“警银e站”,在全国还属首个。

“警银e站”进一步织密了交管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了交管“放管服”。“警银e站”智慧交管服务新模式,在全国“互联网+政务”“金融+政务”领域均属首创,开启了警银合作的“新篇章”。下一步,还将依托工商银行成都地区270个营业网点的1000余台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同步上线“警银e站”智慧平台,让市民便捷办理各项交管业务。

增强群众获得感,交管部门不断拿出实招,10月22日,成都交警在全国首创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极大便利了群众。

安全感

全力保安全

溯源治乱 交通事故深度调查追责

成都机动车驾驶人超760万,汽车保有量超512万,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巨大。成都交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执法理念,聚焦“控大减量”“防重治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交通事故深度调查追责,打防并举、以打促防,溯源治乱、系统治安,有效压实了交通安全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创新办案机制,打造专业执法尖刀。抽调20名执法办案能手,组建重大案件侦查大队,形成拳头力量;创新执法办案机制,闭合执法链条,强化执法权力运行全流程监管,有效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效能。

强化执法衔接,提高精准打击质效。摒弃“就案办案”的传统观念,依托“市道安办”平台,推动市安委完善了较大事故的联合调查机制,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交通肇事案件,一律开展深度调查,彻查重点车辆、重点人员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隐患问题。深度追责曝光,倒逼源头主动预防。联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全链条”追责,成功侦办“锦江区3·16重大责任事故案”“天府新区4·12重大责任事故案”“新都区7·14 重大责任事故案”等19件,依法追究了54名运输企业责任人刑事责任、处罚了涉案企业31家。2019年以来,全市共发生1件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创17年来最低,连续44个月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逃逸交通事故侦破率达100%,今年1至9月全市立案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去年同比分别下降11.6%、12.7%、19.9%。

成都交警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下一步,成都交警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交通安全风险防控,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新闻推荐

形成年产600辆地铁整车能力 成都60%的地铁“新都造”

中车成都公司车辆总装新都是以工业立区的工商业重镇,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功能区战略以来,新都区按照“精筑城、广...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