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提名奖

成都商报 2019-04-26 01:36 大字

致敬成都榜样

第五届成都市道德模范

特 / 别 / 报 / 道

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一个家

长年生病的父母、两个生病的哥哥、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以及重病的丈夫,任何一个困难降临,都有可能将一个人击倒。然而,这个女人,却用双肩扛起了全部的重担,撑起了一家的希望。她就是温成春,新都区钢圈厂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第五届成都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之一。

温成春家住新都区紫瑞街1巷,她的两个哥哥均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儿子有智力残疾。退休前,温成春在钢圈厂从事电焊工作,她把两个哥哥也带到厂里,跟着她一起上班。2005年退休后,温成春在社区打扫卫生,挣钱补贴家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温成春和丈夫杨思东在新都东门的房子成为危房,无法居住,他们一家三口搬到紫瑞街1巷,和父母以及两个哥哥住在一起。母亲去世以后,2015年,91岁高龄的父亲也去世了。临终前,他把温成春喊到床前说:“我走以后,两个哥哥就交给你们了。”

2015年,杨思东被检查出患有胰腺囊肿,医生认为手术风险大,只能保守在家进行休养治疗。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温成春的身上。2017年,病重的杨思东去世了。此时此刻,温成春明白,家中4口人,需要她来支撑。

他三十年如一日照顾一家人

三十年来,他照顾着患有严重类风湿关节炎的妻子、患有白内障的父亲,并将孩子养大成人,照顾留守在家的孙儿们。他就是廖正清,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宝塘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第五届成都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之一。

廖正清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她四肢关节变形,许多活都干不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廖正清的肩膀上。平时,为了保证上班不迟到,同时又能照顾好妻子,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走之前,还要把中午要吃的米饭蒸上、菜做好。

廖正清的父亲已有80多岁了,患有白内障已好多年。有一年冬天深夜,父亲因腰痛急需就医,廖正清背着父亲去医院,端茶送水、擦身洗脚,精心照料直至康复。

既当爹,又当妈,妻子自身行动不便,养育子女的重任全部压在了廖正清一个人身上。如今,孩子也早已成家。廖正清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因外地求学不方便,孙子孙女就被留在家中照看。每天下班不管多累,他都要骑上电瓶车带上孙子孙女去兜风玩耍。他常说:“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在爷爷的鼓励与支持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与疾病作斗争 她仍孝老爱亲笑对人生

婆婆患脑梗塞后老年痴呆,她工作之余一边相夫教子,一边照顾生病的婆婆。2013年丈夫患上口腔癌,2017年她又被查出宫颈癌。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她仍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她就是张莉,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员工,第五届成都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之一。

10年前,张莉的婆婆患脑梗塞后老年痴呆,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张莉在自身工作很忙且需要照料女儿的前提下,也没放心将婆婆送养老院照顾,而是亲自悉心照料婆婆。

2013年,张莉的丈夫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上口腔癌中期,张莉鼓起勇气陪伴丈夫进行手术并坚持放疗和化疗。最终,丈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17年,张莉在体检中被查出了宫颈癌,迫于无奈,她做了子宫全切手术。在术后1个月,张莉坚持到岗上班。虽然夫妻二人都遭受了巨大考验,但是张莉和她的丈夫总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只要我们笑对人生,脚踏实地活好每一天,勇敢面对一切,相信上天不会辜负我们的坚持和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新闻推荐

新都区力推青少年产教融合发展

日前,“青少年产教融合国际教育培训项目”说明会在新都一中举行。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国际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中国国际青年...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