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鲶鱼效应激活银发经济

家庭生活报 2019-04-02 01:01 大字

四川省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高峰论坛召开

家庭与生活报讯由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承办的四川省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高峰论坛,近日在新都召开。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殿兴教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张毅主任中医师,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研究员,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谭天林主任医师等专家出席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为主题,在论坛中,分别就中医治未病新业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的需求是哪些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交流。来自全国中医医院、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中医治未病学术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在论坛交流发言中表示,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长期关注中医治未病领域,已成立了治未病专委会、微医分会等分支机构,努力从产业服务链、服务体系与协同发展机制入手,探索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治未病服务的路子。

王笳指出,在“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以社会资本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中医馆是引领治未病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争取社会资源对治未病新业态的关注和投入,归根结底还是要打造好中医馆这个载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关注。

瞄准年轻群体目前,我们国民的健康整体状况是,烟草使用、缺乏运动、有害使用酒精、不健康饮食等四个慢病风险因素全部高位运行,导致了慢病加快蔓延,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紧扣中医药调节亚健康的优势搞好宣传和推介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关注这一细分领域,以年轻群体为目标客户群,推动社会资本投资中医馆,提升对治未病新业态的关注和投入。

瞄准老年群体在四川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延伸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第三方治未病专业服务,面向老年群体提供公益和普惠性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要根据中高端老年群体需要,积极引进省外的知名连锁中医馆走进成都、走进新都,形成鲶鱼效应,以中医治未病为切入点,激活“银发经济”市场。

探索混合所有制新模式推动公立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与知名中医馆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以此打破医保衔接不力、双向转诊机制尚未流畅等制约中医馆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升双方的信息化水平和人才结构,真正实现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

(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供稿)

新闻推荐

1500人参加绿道健步走活动

本报讯(记者谭立鹏李鳌)穿过樱花林、绕过菜花田、走进农家院。昨日上午,来自新都区58个区级部门、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的1500...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