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之巅,少年中国 歌剧《王光祈》展现理想和音乐力量
歌剧《王光祈》剧照
樊明君/文图
昆仑之巅,少年中国,去国怀乡,音乐报国。10月7日,原创歌剧《王光祈》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首演。阳春白雪的音乐,专业殿堂的歌唱,激昂雅趣的文词,把民族音乐学家王光祈一生的重要经历和报国热忱,尽情展示于歌声、乐声中,艺术传递王光祈永不止息的革命理想和音乐力量。
出生于成都温江的王光祈,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先驱、爱国主义社会活动家、杰出音乐学家。歌剧《王光祈》以王光祈追求理想、谋求救国道路的一生为主线,从王光祈参与创立少年中国学会、组建工读互助社开始,追溯到留学德国,经历学会的分裂以及极度的拮据和艰难的选择,由一位社会活动家成长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先驱的过程。
该剧音乐曲目既有西方歌剧的音乐范式,又有东方民族音乐元素的融汇。浓郁的本土特色元素与欧洲音乐风情有机融于一剧。内心独白式的咏叹调凸现王光祈深刻复杂,而又充满挚爱的成长历程,既叙事又抒情的宣叙调在合唱团的和声与舞蹈演员的形体陪衬下流畅宣叙、清晰饱满且悦耳动听,剧中的诵乐与对白也颇具音乐形象。
歌剧《王光祈》由少年中国、工读互助、去国怀乡、昆仑之巅四幕剧和序曲、终曲等内容组成,来自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殿堂的歌唱艺术家,用专业深情的演唱引领观众从舞台上的写意时空中,感受到1918年少年中国学会成立时的中国少年热血。革命少年们的不屈精神在第一幕“少年中国”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幕“工读互助”则充分表达了王光祈怀揣理想施展抱负的实践;第三幕“去国怀乡”、第四幕“昆仑之巅”则着重演绎了王光祈留学海外,把祖国音乐介绍到西方,又梦回故乡,把一生热爱洒向中国这片炽热而深情沃土的故事。
歌剧《王光祈》以歌塑人,演出中合唱团用对唱与合唱的方式,以音乐和曲目来塑造王光祈独特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王光祈是谁?是谁?他是一个新闻记者,他翻译著述,勤奋深思,他的文字热切,他的文章热血,他用音乐联系了世界和中国。这个王光祈是谁?是谁?他多年自费留德,他坚忍俭朴,他探索音乐,介绍东方,他推动了德国的汉学,他让世界认识了那神秘古老的中国。这个王光祈是谁?是谁?他常在图书馆坐,冷水面包,昼夜星河,严肃刻苦,他把时间当作金子般节约。这个王光祈是谁?是谁?他话不多,高高的额头,瘦瘦的个,比德国人还严谨刻板得多,他言必行,行必果,一点都不让人生蹉跎。”这段《王光祈是谁》用白描手法,以第三人称的曲目,将王光祈人物形象诉诸于观众的听觉与想象之中。
在歌剧形式中融入中国本土音乐元素,是歌剧《王光祈》音乐作曲的一个独特个性,尤其是突出了王光祈故乡成都平原温江地区的音乐以及曲艺传统。同时由于人物经历的特殊性,剧中的音乐曲目还在传统民族歌剧的载体上,融进了欧洲歌剧的表达方式。首场演出中,王光祈在国外与身在家乡柳江河畔的妻子深情对唱,充满浪漫色彩与温情温暖,当“你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这段贯穿全剧的主旋律曲目,在全剧结束前再次唱响时,充满力量、鼓舞人心的情感表达,将该剧首演推向高潮。
对于歌剧到底应该歌多一点还是剧多一些,抑或歌与剧应该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就歌剧《王光祈》首场演出来看,显然,歌的部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强于剧的部分,如能在歌舞满场的基础上再有冲突激烈一点的戏剧性、故事性,那么王光祈的舞台艺术形象,或许会有更加饱满与丰富的表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温司宣全媒体记者郝飞)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柳城司法所会同柳城街道劳动保障所、红光社区与凉水社区以及素文...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