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酒旗风

成都日报 2020-10-12 01:53 大字

潘鸣(温江区)

牛王庙巷,是紧傍成都东大街的一条老巷。咫尺之隔,一边是高楼林立的繁华商业金融街区,格调时尚气度非凡;一边是低矮拥挤的青瓦平房格子铺面老居民院落,各色餐饮排档外加超市发廊果摊药铺五金店浴足坊麻将馆一应俱全。这样的区域搭配,看似反差甚大,骨子里却透着温软与和谐。大街是面子,挺着都市的一份范儿;小巷是里子,奉着活色生香的给养。彼此是相依为命的。

顾名思义,巷子里当然有一座庙宇。相传康熙七年,成都平原牛瘟肆虐。为了祈天消灾,庇佑农耕顺遂,官民合力建造牛王庙一座,塑铁牛一尊。庙颇灵性,祭拜者纷至沓来,殿堂香火长盛,终日梵音袅袅。只可惜300年世事沧桑,而今古庙早已灰飞烟灭,唯余依稀的坊间传闻保持着一份追念怀想。

那年只身蓉漂,租住的小区出门即是庙巷。一人懒得动炊,下班后便沿巷觅食。嫌街边餐摊太嘈杂,一意独寻幽境。恰见巷子半腰一面蜀绣酒旗迎风招展,旗下一洞门户不大,装饰却十分精雅。两道框柱青砖勾缝,门楣拱一盖黛瓦翘檐。匾额上草书店名取意于某则成语典故。入门绕过照壁,果然曲径通幽——内里隐着一方清寂的院坝。坝子本附属旁侧楼宇,楼主租让出来供作经营。店家盘下这方寸地,巧用匠心,在头顶罩了防水玻璃,院里点缀半湾小桥流水,一墩石缸锦鱼。庭中两棵香樟,挺拔的树干洞穿玻璃顶棚,参天枝叶隐约可见,树体有脂芳暗香浮动。在这样的空间里,错落布设着十来张朴拙的条形或方形原木桌椅,供客人怡然膳食。消费略高于巷里大排档,但较之闹市酒楼,菜品和价位又明显是平民化的。有3道招牌菜:藿香鲫鱼、棒棒鸡、粉蒸肥肠。

我心生欢喜,从此常来往将此地当作了食堂。老板娘兼大堂经理,是一位戴挂链金丝眼镜的娉婷美女。她待客殷勤周到,悉心推介合适的菜品。有食客好面子点菜偏多,她会劝你悠着点儿,不够再添。

偶尔饭点前过来,院子格外宁静,便呷着茶水与老板娘闲聊。方得知早些年人家是城郊一家国营大厂的骨干,正天天向上呢,殊不料时代变革,厂子破产,后备干部一夜变成下岗职工。熬过一段落差极大的灰色日子,她抹干眼泪,拿出下岗安置费,与朋友合伙试水餐饮。一番苦心包装打造,推出这款市井庭院风情小餐,居然颇受青睐。客源主要是附近公司的白领和一些机关职员,也许他们久居都市,来这里除了满足食欲,也是聊慰对昔日乡村坝坝宴的一份怀旧。老板娘告诉我,生意走势不错,他们已在城区盘下几处类似的夹缝院坝,开起了连锁店,股东各守一方,分兵突进。经营规模虽小,收益回报却还过得去。

老板娘轻描淡写地说生意“过得去”的时候,脸上明显流露出几分自豪的神情。见有客人陆续入院来,她赶紧转身去招呼忙活。望着她风一样轻灵的身影,我心中油然生出感慨:昔日万人大厂的一朵娇艳“厂花”,移植到这陋巷小院里依然风姿绰约,而且更显活力与生机。所谓柳暗花明,在她身上恰是应景了。

夜幕四合时分,檐下酒旗隐去身影。而门楣上一盏店招灯笼却亮起来,在小院门口洇出一团梦幻般的光晕。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成都发出邀约 期待更多校友企业家成为城市“合伙人”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推进市校合作,成都一直不遗余力。昨日,“‘蓉’归故里”—四川大学...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