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 成都2019年累计发放近10亿元低保、特困金,救助困难群众超160万人次
社区工作人员入户照顾特困人员
“我觉得我很幸福”“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很及时,挺好的”……对困难群众的保障和关爱,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而他们真切的话语,正是对“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这一城市承诺最有效的反馈。
201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成都多措并举,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减轻困难群众生活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了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统筹提高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补助水平同比增长超10%
全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金近10亿元
2019年,成都统筹提高了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走访调查低保家庭,监测掌握其基本生活开支情况,将中心城区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700元,郊区市县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家庭月人均收入650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分别同比增长11%、18%,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5.8亿元,救助低保对象128万人次。集中供养、散居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10元、845元,全年累计支出特困人员供养金3.48亿元,救助特困人员36.7万人次。
“我觉得我很幸福!”这是陈婆婆重复最多的话语,重度残疾的她与轮椅为伴50多年,虽年近古稀,但精神头很好,也十分健谈。“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对我很好,有什么好事都想到我。一周两次来看望我、帮我打理家务,逢年过节给我送东西,帮我买药、报销医疗费,比亲人还亲。你说,我能不幸福吗?”
据成都武侯区红牌楼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陈婆婆除了高位截瘫,还患有风湿、糖尿病等疾病,没有收入,没有子女。“她的情况属于‘三无’人员,符合特困申请条件。于是我们指导她申请了特困补助,每个月按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即700元的1.3倍、共910元。”
“除了特困补助标准提高外,2019年低保标准也提高到每月700元。”上述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对身患残疾的困难群众,他们还会额外申请残疾施保金。
谢叔叔的儿子患有智力残疾,快40岁了生活依旧无法自理,需要父母时时照顾。2012年左右,社区街办为他办理了低保补助。如今,一家三口日子虽然艰辛,却也看得到希望。“低保补助加上20%施保金,每个月有840元,对我们来说已是不小的保障了。”谢叔叔说。
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累计启动9次价格临时补贴
发放金额超8000万元
价格临时补贴主要是为减轻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影响。2019年以来,根据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成都累计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9次,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和低保边缘家庭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发放最低70元、最高175元的补贴,累计发放临时补贴8429.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1.2万人次。同时,在2019年1月、9月发放春节、国庆一次性生活补贴9753.8万元,惠及困难群体32.5万人次。据了解,2020年春节,为确保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以及低保边缘家庭困境儿童等13.9万名困难群体按每人300元的标准发放春节期间一次性生活补贴。
“我们2019年共收到了20万元的价格补贴,这笔钱用于丰富老人伙食,让老人温暖过冬。”温江区第二社会福利院院长刘辉说,2019年价格补贴提高后,院里增加了菜品种类,为老人购置了过冬衣服、棉被等,还买了暖手袋等取暖用品,“我们要确保老人生活标准不降反升,让老人在这里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活得开心。”
温江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是温江区首家医养结合的公办养老机构,于2012年建院,主要为入院的五保老人、特困老人提供服务。这里虽然有些偏远,环境却很好。院内设施齐全,不仅有按摩室、阅读室、书画室、游戏室、影音室等符合老年人爱好的空间,院内还有社区医院,能及时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住在这里衣食无忧,工作人员帮我们打扫卫生、洗衣服,还经常给我们送衣服、牛奶等,住在这里基本花不了钱。”在这里住了好些年的胡婆婆深有体会,这里的条件真是一年比一年好。
除了福利机构,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2019年也先后领取了9次价格临时补贴。张某是武侯区双楠街道七道堰居民,不惑之年的他身患重度残疾,单身无子女,无收入,属于低保对象家庭。去年以来,他已先后领取9次价格临时补贴共980元,另外还领取春节、国庆一次性生活补贴600元。“根据物价水平发放的补贴实在太及时、太暖心了。”
完善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
实行“先行救助”
累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近4万人次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成都建立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对于因意外事件、突发疾病等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居住证持有人家庭,成都市将给予临时救助,且会简化救助审批程序,根据救助对象急难情形简化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实施“先行救助”,待急难情况缓解后再完善救助程序和手续。各区(市)县已全面出台救助细则,并按照不低于人均1元的标准预拨临时救助备用金至乡镇(街道)。全市累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99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641万元。
天府新区正兴街道官塘村2组居民徐某和妻子都年老体弱,儿子去年3月患脑疝,医疗开支巨大,造成整个家庭经济困难。所在街道通过困难群众发现机制了解此情况后,立即研究其所适合的政策,首先对该户进行信息比对以及入户再次调查,同时进行低收入认定、临时救助两步走,并于4月份将该户认定为低保边缘户,于6月及时为其解决了20000元的临时救助,暂时缓解了该家庭经济压力以及后续医疗问题,待低保审核审批手续完成后,纳入低保。
新闻推荐
16930公里 成都绿道“会魔法” 能喝咖啡、划皮艇、住民宿、观鸟……健康、娱乐、美学、科普价值一一“显形”
江家艺苑皮划艇摄影吕国应在商场逛街?在茶馆喝茶?在饭店吃饭?……这种玩法未免有些普通!现在成都最in的玩法是在绿道玩!成...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