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 激发办赛营城新动能”工作会议交流发言刊登
成都市“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激发办赛营城新动能”工作会议会场 本报记者 王若冰 摄
以社区之治 乘大运之势 促城市之变
□龙泉驿区区委书记 何勋
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承载地,肩负着展示成都城市之美、治理之效、功能之优的重大使命。我们全面领会落实市委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系列部署要求,坚持把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发展治理的基石,以社区之治、乘大运之势、促城市之变,彰显办赛营城兴业的综合成效。
一、坚持借势聚力,答好高标准办赛的“龙泉答卷”以社区之治凝聚办赛之力,全面转化社区发展治理积累的和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优势,为办赛聚合力、强支撑、保稳定。一是吹响办赛动员“冲锋号”。拓展社区发展治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动员优势,组建大运会党建联盟,实施“共享大运机遇”伙伴计划,注册志愿者11万人,推动全社会关注大运、参与大运、服务大运。二是夯实办赛保障“硬支撑”。拓展社区发展治理强基固本、服务发展的保障优势,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动城乡群众支持项目工作。目前,东安湖初见雏形,一场三馆加速推进,大运会保障项目有序实施。三是织密平安办赛“安全网”。拓展社区发展治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治理优势,开展平安社区和无讼无访社区创建,妥善安置征地拆迁群众5万余人,动员2万余名基层力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坚持有感发展,激活高品质营城的“蝶变动能”以社区之治促进城市之变,始终坚持社区发展治理共建共享理念,以东西城市轴线为引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一是促进城市形态之变。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加快锦绣天府、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生态绿道和小游园微绿地,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开展拆违治违攻坚和重点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塑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公园城市。二是促进城市功能之变。坚持强基补能,加快图书馆、艺术中心建设,强化学校、医院扩容提质,抓好骨干道路改造提升,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服供给的质量和水平。三是促进城市人文之变。坚持“文”融城市肌理、“城”续天府文脉,将天府文化和龙泉驿“四张文化名片”融入办赛营城,开展“两学一提”活动(学礼仪、学外语、提素质),彰显城市人文之美。四是促进城市生活之变。坚持以民为本,提升社区综合体、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服务站功能,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构建15分钟街区级、10分钟社区级、5分钟小区级生活服务圈,增强群众生活的便捷度和舒适度。
三、坚持创新赋能,走好高质量兴业的“转型之路”以社区之治蓄积兴业之能,充分用好社区发展治理奠定的场景营造基础、产业社区本底,抢抓办赛营城带来的品牌溢出效应、资源聚集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紧扣办赛需求创新消费场景。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构建东安湖体育公园等健康脉动场景、中央绿芯等生态游憩场景、梦里桃乡等旅游消费场景、龙泉人家等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引领东进、服务成都、辐射中西部的消费中心。二是抢抓办赛机遇培育新兴动能。前瞻谋划“体育+”“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体医、体教体旅互动融合发展,推动5G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强化城市营销,发布机会清单,汇聚城市持续发展新动能。三是放大办赛效应推动产业转型。聚焦“汽车+”产业体系,建设1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精准实施项目策划招引,建强汽车产业配套链、物流链、供应链,促进氢能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网联产业创新突破,构建“一主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经济兴、城市兴。
筹办大运会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区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我区厚植发展优势、推进营城兴业、实现乘势跃升的重大机遇。我们将提高政治站位,勇担职责使命,坚持以社区发展治理新优势激发办赛营城兴业新动能,努力为成都办出一届精彩、圆满的国际体育盛会贡献龙泉驿力量。
共治共建美丽望江 聚力迎接大运盛会
□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林
武侯区望江路街道位于美丽的锦江河畔,拥有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的音乐坊和望江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明时尚辉映。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靓环境、强产业、聚民心,努力建设成都味、国际范公园城市新形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大运盛会,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共治共建靓化环境,努力营造喜迎大运的人文之美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喜迎大运凝聚共识,以共治共建理念谋赛营城,推动形态生态大提升。一是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共识。发挥“1+5+N”大党建优势,通过摆设“流动茶铺”、举办社区运动会、开展“鲜花扮阳台”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形成抢抓机遇,办好大运共识,激发广大群众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自信和底气。二是推动音乐坊、望江坊呈现新变化。按照音乐坊“一核两轴三片”的规划,配合完成城市音乐厅、音乐大道、爱乐环等项目建设,“世界音乐族的追梦天堂”初具形态;加大拆迁力度,川大博物馆群落顺利开建;拆墙透绿4000平方米,打造成都国际马拉松“望江最美赛道”。三是实施辖区环境靓化工程。以“两拆一增”为抓手,拆除违建19处,新增绿地、小游园7个。对52栋老旧建筑立面进行个性化的风貌提升,打造“最成都”的滨江水岸,辖区城市面貌显著改善。让世界透过大运会,感知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中国公园城市成都表达。
二、提升消费发展产业,努力营造喜迎大运的活力之美我们坚持融合发展,以消费提质为抓手,以创新发展理念谋城兴业,推动产业业态大提升。一是着力构建音乐文创新业态。打造“十二乐微博物馆”,让原有的仓储式乐器销售店,蝶变为艺术色彩浓郁的乐器博物馆,让游客可进入、可阅读、可参与、可消费,乐器销量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二是不断提升音乐产业新优势。建立成都音乐产业中心,设立音乐产业发展基金会,开展音乐产业孵化及版权交易等全产业链服务;对76家临街商铺进行提档升级;引入爱奇艺、摩登天空等音乐影视文化企业482家。三是努力打造生活消费新场景。常态化开展“爱乐之城”沉浸式街头音乐剧表演,开设文化生活集市,打造音乐消费名片。以周末经济、创意经济为特色,将音乐大道打造成“最音乐最成都”的音乐文化特色街区。推动九眼桥酒吧街品质提升,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三、凝心聚力丰富活动,努力营造喜迎大运的和谐之美我们坚持多元参与,以资源整合为路径,以共建共享理念营城惠民,推动文态心态大提升。一是积极促进驻区单位广泛参与。通过项目互认,加强校地合作,协助四川大学做好大运会场馆周边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川大“新经济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建设。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签订共建协议,为大运会开通绿色通道。二是精心组织喜迎盛会特色活动。围绕迎大运,开展 “音乐之都·蓉耀金钟”“法国夏至音乐节”等国际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实现场馆有演出,街头有演艺,院落有歌声,用音乐让世界听到成都的声音,用音乐让世界感知大运会的美好。三是及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建立由高校师生、辖区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大运会储备36支掌握国际语言、通晓国际规则的志愿者力量。
明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隆重举行,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此次会议精神,继续深化社区发展治理,坚持不懈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辖区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有序有效,不断呈现城市发展靓丽风景,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望江力量”。
筑牢社区发展治理基础 凝聚迎大运基层群众力量
□温江区柳城街道光华社区党委书记 周亚丽
光华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7万,辖区入驻企业商家2229家,是成都市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近两年来,社区党委贯彻落实深化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部署要求,强化红线内外“两空间一力量”治理,组织力、执行力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经受住了考验,正着力将组织化动员、精细化治理、一体化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迎接大运会、服务大运会、借力大运会的新实践。
一、发动多元参与,凝聚发展治理力量迎大运。一是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聚合力。纵向构建“社区党委—13个小区(商圈)党组织—68个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横向深化涵盖27个企事业单位的区域化党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稳步增强。二是组织培育,同频共振优服务。引导多方主体共建共用空间载体,孵化2S楼宇促进协会、银发学院等社区社会组织34个,策划公益项目43个,推动3个社会组织转型为社会企业,有效深化居民服务集成式、智慧化供给。三是全民动员,同心同向齐参与。建立光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吸纳8000余名社区志愿者,策划开展“我为社区代言”“我为大运助力”等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商家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爱光华、迎大运”氛围。
二、强化双线融合,完善发展治理机制保大运。一是建立四线民意收集制,诉求响应在社区。建立“党组织、自治组织、网格员、社会组织”四线民意收集机制,畅通132个微信群、15个书记邮箱等表达渠道,建立问题、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实现从“等诉求”向“找诉求”转变,今年以来共解决居民诉求503个。二是建立六方协同调处制,矛盾化解在社区。固化社区党组织牵头的六方联席会制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调处力量下沉,以矛盾纠纷闭环处置链推动“大联动·微治理”落地,今年以来共妥善化解劳资纠纷68起。三是建立三级全程代理制,问题稳控在社区。组织党支部书记、自治组织负责人等65人担任群众诉求代理人,联动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全程代理机制,常态化开展专群结合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今年以来全程代理办结集体性诉求3个。
三、深化社区营造,提升发展治理水平享大运。一是优业态,营造潮流消费新场景。依托新光天地、珠江广场、德昆新天地等7大综合体,盘活闲置空间资源,打造INBOX主题集市、四季商业街等空间载体。强化与周边产业功能区、大学城商圈的互动协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到社区延展赛事经济,持续植入文创、户外休闲等业态和消费场景。二是优活动,营造天府文化新场景。紧扣发展天府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主题,策划开展“舞动光华迎大运”“国际文化交流周”“健身骑健康跑迎大运”等主题活动,动员激励居民当好“精彩成都”的代言人。三是优环境,营造公园生活新场景。依托“九曲江安、十里光华”本底,优化打造光华公园、青年创驿空间、社区书屋、创享集社等公共空间,推进违建治理、杂物清运、公共空间绿化美化等微更新项目,塑造公园城市、美好生活的社区新表达。
社区发展治理是城市小细胞上的大事业。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对接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的组织动员、基层基础、群众参与和协同治理优势,抓实服务居民、服务商圈企业各项工作,为办好大运会贡献光华社区力量。
促进资源共享 携手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张敏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上世纪50年代搬迁至成华区下涧槽社区以来,逐步形成了347亩、116栋楼、5000余户近2万人的大型国有企业生活区。从2017年开始,公司与成华区及下涧槽社区携手开展改造更新,共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下涧槽社区先后获评成都市首批“百佳示范社区”、成都市“国企家属区改造典范工程”。
一、强化企地联动,让社区共建更有力度。一是党建引领,抱团式谋划。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动,组建成华区委书记、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联合领导小组,依托区域化党组织,统筹公司、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类力量,共商共推社区改造更新。二是专群联动,开放式规划。与下涧槽社区联动,联合开展12次调研,征求91%以上居民意见,以企业专业设计为基础,发动社区规划师、居民共同参与居住区景观、服务设施等11个项目的具体设计,最终形成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改造方案。三是多方出资,众筹式建设。与属地各方力量联动,累计投入2.7亿元开展社区共建,其中公司投入2.1亿元、成华区投入0.6亿元,在此基础上发动社会组织投入101万元、社会企业投入129万元、社区投入61.24万元,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局面。
二、深化社区营造,让社区共治更有深度。一是坚持文化场景共营。联动街道社区开辟老机具、老物件、老照片展窗,创造性打造“坊间·机车记忆”“二仙印象”等文创项目,塑造成都年轻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机车文化,用居民共同记忆凝聚社区发展治理共识。二是坚持社区事务共商。联合建立小区协商议事机制,从改造倡议、群众需求调查到商量设计方案、监督改造施工等全环节各方面,均组织居民全程参与,用群众智慧凝聚社区发展治理合力。三是坚持社会组织共育。公司借力成华区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资源整合优势,联动社区培育引入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39个、发动居民组建自组织21个,有效吸聚社会资源深度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三、优化服务供给,让社区共享更有温度。一是推动公共服务便捷化。公司携手成华区活化利用小区内两排老平房,升级改造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下沉低保事项办理等76项公共服务,开设24小时警务服务站,新建“邻里月台”集成32项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二是推动生活服务场景化。公司协同社区集成周边“小散”商户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线上+线下”“睦邻帮”生活服务平台,提供开锁、缝补、理发等27项生活服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改造灯光球场,联合开展社区运动节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体娱乐生活。三是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公司与社区联合发动700余人,组建企社党员义工、仙姐服务队、大学生志愿者等10余支志愿队伍,开展“微风行动”“义仓”“垃圾分类新时尚”“机车记忆”等活动144场次,特别是疫情期间,志愿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摸排、宣传宣讲、心理疏导等工作,服务居民1.1万人次,形成了社区守望相助、街坊互助的格局。
下一步,公司将与属地各级组织一起,借助大运会契机,进一步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以社区共建助力大运,以大运筹办深化社区发展治理,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中车力量。
发挥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优势 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 刘飞
爱有戏2009年成立以来,从一个志愿者组织逐渐成长为拥有280名社工、54个服务项目服务点、辐射84个城市的专业社工机构。2017年以来,借助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东风,爱有戏抢抓机遇、乘势而为,迅速成长为“全国百强社工机构”,成为国内社区发展治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之一。
一、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服务群众的专业社会组织,建成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加强自身党建,完善组织体系,支部从3名党员发展到35名,始终将党建工作纳入机构战略及服务能力体系,以“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为使命,研发“党员365·公益在身边”等党建品牌服务项目,为社区发展治理提供精准精细服务。我们加强思想引导,借势专业服务,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社区发展治理新理念新政策,设计研发城市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创建“党建促进社会关爱援助发展”新模式,援助项目覆盖全市671个城乡社区,服务低保家庭6000余户、残疾人2万余名、儿童及家庭5万余人次,切实以专业服务传递党委政府温暖。
二、发挥专业优势,扎根社区深度参与发展治理实践,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我们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探索实施“社区友邻学院”项目,协助全市14个区(市)县64个社区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324个,培养社区居民骨干7136名,服务人次超过100万人。我们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研发“市民论坛”治理模式,引入世界咖啡馆等参与式会议方法,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近两年来累计引进社会资金950万元投入社区发展治理,辐射近100个社区。我们积极深化理论外溢效应,会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撰出版《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手册》,推动以义仓为代表的爱有戏工作法在全国84个城市的2500多个社区复制推广,积极弘扬成都社区发展治理理论,向全国推广成都社区发展治理实践经验。
三、紧跟城市发展步伐,积极投身社会公共事务服务,奋力推动机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体现责任担当,主动参与天府锦城、锦江绿道等城市有机更新建设项目23个,协助社区发动居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和项目评价,引导商家、居民参与制订“一街一公约”“一院一公约”,发挥“公约”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引入城市美学观念,以“艺术让社区更美好”为主题,联动30多位艺术家,举办首届坊间社区公共艺术节,打造美丽、人文、活力社区。我们坚持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担社会责任,疫情发生后动员251名社会工作者累计参与社区排查和居民服务20万人次,提供心理关爱援助服务7800余人次,向成都、武汉150余个街道、社区、企业等提供价值100多万元的防护物资,编写《社会工作者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务指引》,向21个国家分享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防控经验。我们坚持在喜迎大运会准备工作中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引导社区志愿者参与国际化社区、健康运动主题社区建设。广泛开展社区运动节、社区美食荟、社区音乐节等线上线下系列社区活动151场次,吸引上万居民参与,营造了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筹备举办大运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助力社区发展治理,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本报记者 侯初初 王雪钰 宋妍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杜文婷)昨日下午,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读温江在温江区举行,活动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互动”的形式,展示...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