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跨越 60 年的法治情缘
9月19日,朱银祥在辖区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法治宣传
陈家栋(右一)工作照
朱羲工作照蔡庆章 本报全媒体记者曾昌文宋雨霜文/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忠诚担当,勇于奉献、甘愿奉献、乐于奉献,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成都司法行政人延续着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服务保障,推动成都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说的就是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永宁司法所所长朱银祥一家。
出生于1960年的朱银祥是家里的第二代司法人,已年近花甲的他如今依然活跃在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一线。在朱银祥的家中,岳父岳母是监狱警察,为改造罪犯奉献了一生;儿子朱羲,受祖辈父辈的影响,选择了行政执法工作。60多年来,这一家三代人初心不改,用自己的拳拳之心和坚持不懈写下了一段跨越60年的法治情缘。第一代
30后夫妻用行动诠释“万家精神”
上个世纪30年代,朱银祥的岳父陈家栋、岳母陈方容出生在重庆巴南区。1956年,夫妻俩一起来到四川省崇庆县建华石灰厂工作。1958年,建华石灰厂更名为万家煤矿。1962年,万家煤矿更名为万家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崇州监狱的前身)。“那个年代执行任务,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陈家栋回忆,在万家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时期,一次,他带着劳改人员下井挖煤,不幸遭遇瓦斯爆炸,和劳改人员一起被埋在矿中。被营救出来后,陈家栋昏迷了两天两夜。当他醒来,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自己伤情,而是劳改人员的安危。
除了挖煤,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的警察还要带着劳改人员开展伐木工作。那时,生产条件简陋,每次进入林区工作,都是风餐露宿,而且一干就是一两月。陈家栋和妻子轮流值班,一人进山伐木时,另一人就在单位办公区工作。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吓退夫妻俩,他们相互鼓励、彼此扶持,从普通民警到干事再到教导员,坚守岗位几十年。
1996年,万家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更名为崇州监狱。从防逃、维稳、提高改造质量到监狱的规范化管理,陈家栋夫妻俩秉承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万家精神”,践行着“忠诚、尚法、自强、和谐”的四川监狱精神,数十年如一日,为打造一所平安和谐的现代化文明监狱付出了满腔的热忱和全部的精力。
陈家栋夫妻几十年的无悔坚守影响了子女。他们的二女儿、小儿子选择跟父母走同一条路,分别在成都市少管所、温江区司法局万春司法所工作。身为共产党员的陈家栋时常教育子女:“要多些奉献,少些索取,做人做事要吃得亏不怕苦。”第二代
60后司法所长扎根基层奋战一线
1979年,朱银祥参军入伍,从事通信技术工作,曾获评“无线电技术能手”。
1988年,还在部队的朱银祥和陈家栋的女儿结婚。婚后,朱银祥去万家劳动改造管教支队看望岳父母。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劳动改造,知道不少罪犯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才犯了罪。这次经历为朱银祥转业后进入司法行政系统埋下了种子。“部队当兵是舞刀弄枪,司法行政工作是维护法治良序,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守卫平安、弘扬正义的事业。”受岳父岳母的影响,1995年,朱银祥在转业回地方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入司法行政系统,成为当时温江县司法局一名普通干警。
在那里,朱银祥先后做过公证律师管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方面的工作。1999年,李某刑满释放回家,家中一贫如洗,唯一的住房也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为了让李某不再因生活窘迫走上犯罪道路,朱银祥和同事多次对李某进行开导,并找到李某所在村的村干部商量,把村上的一间集体保管室提供给李某居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李某养活自己,朱银祥为李某争取到经营一个简易洗车场的机会。就这样,李某渐渐恢复了信心,之后又做起了花木小生意,并娶妻生子,生活越过越红火。“刑满释放人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回归正常生活,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说起这桩帮扶往事,朱银祥十分感慨。
2017年,“七五”普法需要充实基层司法力量,温江区司法局派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朱银祥到永宁司法所担任所长。
永宁镇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拆迁安置、留守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问题频发,基层治理工作挑战巨大。2018年年初,某工程公司的老板王某被十几名农民工围堵,要求补足拖欠工资。原来,王某因为预算报价低了,从承包业务的公司手里领到的钱不够发放农民工工资。折腾了几天,王某仍表示没钱支付农民工工资,最终向政府部门求助。得知这一情况后,朱银祥带着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一边找到包给王某工程的公司负责人进行协调。经过多次调解和协商,最终,发包的工程公司和王某共同出钱把农民工的工资欠款补齐了。
除了调解,普法宣传也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朱银祥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借助永宁镇的赶集天,分发普法宣传资料;走进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活动;和驻村律师一起前往各村(社)开展案例普法;借助假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小手牵大手”法治宣传……
1999年,朱银祥被温江县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在1999年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中,朱银祥被评为优秀。2002年,朱银祥被温江区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第三代
90后小伙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力量
生于1990年的朱羲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主修专业是检验检疫,辅修专业是法学。大学期间,朱羲经常利用假期到父亲工作的永宁司法所实习,和父亲一起穿梭在普法宣传的大街小巷,面对面给群众们讲解法律知识。
大学毕业后,朱羲到永宁司法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在父亲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朱羲考取了社区矫正执法证。朱羲告诉记者,和父亲并肩战斗的那段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酸甜苦辣,也加深了对法律工作者的崇敬。
2014年,朱羲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邛崃市综合执法局,从事城管执法和普法宣传等工作。在一次执法过程中,商家和朱羲等几个执法人员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冲突,虽然及时地平息了风波,但朱羲仍感到有些挫败。看到儿子工作受挫,闷闷不乐,朱银祥耐心地教导儿子,遇事不要急躁,不要认为穿着制服就可以高高在上,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朱银祥看来,儿子这一代年轻人,为法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优于父辈,只是处事经验和社会阅历尚有欠缺,随着时间积累,一定会成长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后记
还有几个月,朱银祥就要退休了。说起退休后的打算,他表示自己将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
从“30后”陈家栋夫妻到“60后”朱银祥,再到“90后”朱羲,一家三代人为司法行政事业倾力奉献。这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使命的传承,用一颗初心诠释跨越60年的法治情缘,谱写责任与担当的生命乐章。
新闻推荐
成温劳人仲委告字【2019】25号上海佩仁企业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安徽宿州分公司:本委受理孙长根诉你公司“确认劳动关系”一案...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