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记录成都的新中国时间 70年七代人 我们的独家记忆
“50后” 雷代华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工人“60后” 张海波中国铁路隧道专家全国劳动模范“70后” 陶勋花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支书全国三八红旗手“80后” 陈晨成都武警支队教练员蓉城第一升旗手“90后” 杨文浩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银牌获得者“00后” 段奥娟“火箭少女101”成员“10后” 魏李怡金苹果公学三年级学生
在70周年的宏伟画卷中,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点位上发光发亮,熠熠生辉。
从生于上世纪的“50后”、“60后”,到生于新千年的“00后” 、“10后”,70年祖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让生于不同年代的人,拥有了不同的回忆与使命。
他们有五官清晰的面孔,有微小而丰沛的人生。
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却有着各自卓然的成绩。
他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城市的变迁,也亲自执笔,为时代为梦想,抹上了鲜活而斑斓的色彩。
这7位成都人,生于不同的年代,演绎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在成长与奋斗中看见了不同的风景。
他们的故事,是自己人生的珍藏,也是中国的集体记忆。
他们从各个点位发光发亮,构成新中国70年气势磅礴的长卷,成为我们共同的、闪光的“共和国记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推出“共和国记忆·一人十年”特别策划。我们对话了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以故事为切口,关注他们的经历,记录成都的新中国时间。
“50后”雷代华 18岁进入国营厂当工人
就在现在大家认为该读大学的年纪,18岁的雷代华进入了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成都东郊记忆的前身,当起了工人,“很兴奋,压力也很大”。她兴奋是因为当时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属于军工单位,当时对其最流行的表达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穿的是白大褂、白色工作鞋还有超洁净的厂房、中央空调,感觉好极了。
1975年她加入了共产党。“当时对青年工人管理有多严?衣服颜色穿花点都不行。”雷代华回忆说。因为工作表现优秀,1978年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她获得了进京瞻仰的机会。而1989年,她又随同单位慰问团前往广东湛江,登上了南海舰队“成都”舰。
2001年,雷代华退休。2011年,曾经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代表企业红光电子管厂,变为东区音乐公园对外开放,再到后来更名为东郊记忆。雷代华工作了30余年、充满了青春回忆的单位,变成了她饭后带家人散步的地方。“很温暖,回忆不仅仅在脑海中,还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60后”张海波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受益者
作为一个60后,张海波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受益者。“从来没想过会在地铁、隧道行业干一辈子。”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他可能会到游泳队去做教练、也有可能到工厂上班,但母亲选择让他参加高考。
“我们家都是医生,最初参加高考也想考一所医科大学。”造化弄人,1979年,经过一年多的复习,张海波被西南交通大学隧道专业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的隧道、轨道交通生涯。
他主持设计了西南地区首条地铁(成都地铁1号线)、全国第一条一步到位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城轨(成都地铁9号线)、第一条140km/h交流A型车市域快线(成都地铁18号线),并首次在成都地铁砂卵石及膨胀地层中成功设计了盾构工法、首次设计了浅埋自然通风地铁区间隧道。
“70后”陶勋花
岷江村的“大当家”
陶勋花是岷江村的“大当家”,30多年前从简阳嫁到岷江村当媳妇,如今是村里选出来村党总支书记。她见过老一辈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搞传统农业;也和同辈人一起把良田转型为花圃、苗圃,把村里的桂花树种到城市的大街小巷。
现在她带领新一代村民打造乡村旅游,家家有花户户有水,民宿常常一房难求。绿道通往的川西农村,是城里人念念不忘的“桃花源”。
“方脑壳、耙耳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手工编织熊猫要登上巴黎时装周了!这是成都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的大妈大姐们编织出的“乡村时尚”,把中国风、蜀都味带向海外。
陶勋花还在村里打造了“居家灵活就业实训基地”,培训出一批手工编织巧手。钩编熊猫不仅被陶勋花带到北京,向全国介绍熊猫的家乡和绿色发展的变化,还远销海外,是广受欢迎的“成都造”。
“80后”陈晨
参加了24次天府广场升旗
2007年,一名来自辽宁的热血青年来到武警成都支队。
在新兵训练中,他以挺拔的军姿入选当时的“蓉城国旗护卫队”。2010年元旦,经过近3年的刻苦训练,他终于从护旗队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在天府广场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他叫陈晨,今年30岁,曾参加了24次天府广场升旗仪式
从2010年到2015年,天府广场每年两次升旗都由他担任升旗手,被誉为“蓉城第一升旗手”。2016年起,他转型成为教练员,培养新的护旗队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将从幕后重回台前,于10月1日早上再次在天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这也可能是他退役前的最后一次。
优秀士兵、优秀士官、训练标兵、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誉接踵而至,他不仅圆满完成每一次升旗任务,更在重大勤务、执勤安保、机动备勤中表现突出,先后参与了“5·12”、“4·20”抗震救灾、金堂抗洪抢险、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救援等。
他觉得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爱人,他刚满7个月的孩子从今年2月出生以来,就没看过几眼。“家就在成都,因为训练2个月没回去了”,他说,下次回去,孩子肯定又长大不少了。
“90后”杨文浩
20出头 已是技能大师
2013年,杨文浩高考509分,考取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同西华大学联合办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两年前,他作为全国选拔出来的技能“状元”,代表国家站上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布扎比的赛场,在汽车技术这一门类中收获银牌,为国家实现了这一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段参赛经历也成为了杨文浩印象最深刻的集体记忆。当自己站上领奖台时,杨文浩的心中燃起的,除了自豪,还有更加强烈的使命感。
如今,他是技能的“状元”,是工匠的代表。杨文浩汽车维修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四川省人社厅认定的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但更重要的是,他如今承担起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的新使命。
“00后”段奥娟
她是逆风翻盘的
“火箭少女101”成员
许多人了解到段奥娟,是在创造101的舞台上,是在火箭少女101成团后的每一次闪烁的聚光灯下。这位出生于2000年12月28日的标准“00后”,是位土生土长的成都女孩。
在创造101带来的民选偶像的狂潮热浪之前,人们对选秀最狂热的记忆是2005年的超女,那个用手机短信票选明星的年代。彼时,段奥娟还没上小学。她从小喜欢唱歌,但从未受过声乐的专业训练。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追求梦想的不同方式。生活在发达的信息时代,“00后”段奥娟的唱歌视频在短视频网站火了。2018年,带着新时代特色的选秀类节目《创造101》抛出了“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口号,成都女孩段奥娟以第四名的成绩成团出道,成为“火箭少女101”的成员,真正实现了逆风翻盘。
出道一年,段奥娟已经有了许多作品和成绩。虽然她只有18岁,但在移动互联网渗透城市生活的年代,她的成长见证了新千年之后中国发展最迅速、城市生活变化最显著的这些年。
“10后”魏李怡
她想在树叶上画出一座城
“长大后,我想做一名演讲家。”在金苹果公学阅览室里,魏李怡描述着未来的理想。这个年仅9岁、才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就已获得国家级、市级、省级等近20项荣誉。
魏李怡出生于2010年,从小便对跳舞、绘画、书法有着极大的兴趣。“我喜欢跟着想象开画,比如在树叶上画一座城市。”
2018-2019两年间,她的绘画作品曾先后入选第四届、第五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平行展、儿童艺术展;2019年更是获得了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古典芭蕾Grade2国家级金牌、“我的冬奥梦”双语小记者全国选拔赛小学低年级组特等奖等。
说得一囗流利英语的她,也经常与家人一同出国游玩,“去不同国家可以增加不同的知识,了解他们的历史。”回忆起旅游的经历,魏李怡表示,在国外能遇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见更多的中文翻译招牌,“每当这时候就觉得我们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如今,除了绘画芭蕾等爱好,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有许多规划。“我现在在学习马术,以后还要接触更多技能,学习更多的东西!”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严丹 钟茜妮 彭祥萍 邓文博 严宇恒 熊娟
摄影记者 吕国应 制图 黄敏
新闻推荐
2019泰康厨神争霸赛在成都精彩上演□本报记者赵蝶文/图近日,由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组织开展的“2019泰康厨神争霸赛——蜀园...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