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温江走出融合发展新路子

成都商报 2019-03-19 02:13 大字

惠美花境

洁净的草坪,挺拔的大树,蜿蜒的小路,精致的池塘,不远处还有欧式的小屋,来到这片占地面积约250亩,由千层金、吉祥草、三色堇等组成的温江惠美花境,仿佛置身于偌大的童话世界。眼前的春色让人沉醉,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其中,不时拍照留念。“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温江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现出的美丽乡村画卷,更有一种在休闲观光区度假的惬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去年9月,温江区召开全区乡村振兴推进大会,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重大部署,立足“南城北林”空间格局,突出成都农高园建设、花木转型升级、田园综合体打造等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今,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的新美景已逐渐在金温江精彩呈现开来。

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 园区变景点

在温江和盛有个“童话追梦园”——惠美花境,这里有开满各色鲜花的草甸、欧式的小木屋、清澈的湖水,黑天鹅是湖里的一道风景。

惠美花境成立于2005年,最初,这里只是草木花卉生产基地,少有游客来访。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这片园区转型升级,不仅布局了花境研发示范中心、引种驯化中心、露天盆花生产区、技术培训中心等产业功能分区,还布置了花境设计室、摄影基地、休闲观光度假区等创意农业功能分区,将植物、花卉、艺术、美学、环境等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匠心独具、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境。

“花木产业是温江都市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着力推进了温江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温江延伸产业链,构建融合发展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温江区的具体举措包括:打造示范点位,做好温江花木物流港园艺中心、植物编艺公园等一批特色花卉苗木产业精品园区,加快建设花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园区,引导温江花木利用“蓉欧快铁”走一带一路,支持新业态,鼓励“阳台经济”“林下经济”“微田园”等发展模式,同时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

立足“南城北林”

坚持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

新一轮的成都城市规划当中,温江被纳为新中心城区。新机遇下,温江划定了“南城北林”公园城市格局,并以此创新构建生活消费场景。在北林区域的成都农高园(生态旅游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新桃源康养村落就是一个重点打造的新型乡村综合体项目。

据介绍,新桃源康养村落是按照国家5A级标准打造的成都田园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是文创与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型乡村综合体。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商业化运作、群众参与”模式,引入了成都明信集团,集中利用土地资源,建立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构建“都市农业+”多种模式。项目分两期建设,不仅有百花亮采的理念展示区,还有特色体验区,包括创意主题酒店、精品养生餐厅等多种创新业态。

“新桃源康养村落项目是成都农高园(生态旅游区)加快构建‘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建设的一个缩影。”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温江北林区域三河环抱、千渠交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备,65公里北林绿道串接历史文化资源、田园综合体、川西特色林盘、花木园林,具备全域景区化打造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生态本底正转化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竞争优势。温江将以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和建设成都农高园为核心抓手,按照“农创、农旅、农养”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图片摄影 张志强)

新闻推荐

市委市政府召开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专题会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常斐白洋)3月12日下午,部分学生家长反映位于温江区的民办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食品质量...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