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这群人 五年研究出三色景观水稻
手工插秧图 摄影记者 张直
最近几个周末,温江万春镇和林村经常迎来一两百人的“熊猫观光团”。难道又有野生熊猫迷路进村了?不对,是当地的熊猫主题景观水稻。
占地约10亩的景观稻田从何而来?不断提升的人气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变化?记者了解到,这些观光水稻的背后团队,是来自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几名研究人员。
成都商报记者 林聪
田地里“绣出大熊猫”
站在温江万春镇和林村的观景台上,大片绿色水稻中,四块黄绿紫三色相间的水稻让人眼前一亮。市农林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沈超告诉记者,除了大熊猫嬉戏图,还有三幅景观水稻图,分别是鱼凫标志图、手工插秧图以及远古牛耕图。
“6月前后,每天都会有一二十人来看田里的‘熊猫\’,周末会有一两百。”和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黄秀告诉记者,没有景观水稻之前,这里基本没人来。沈超介绍说,选择大熊猫是因为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天府元素,而鱼凫标志则是温江的地标,手工插秧和远古牛耕则体现了万春镇作为传统水稻种植基地的特色。
选好主题只是制作景观水稻的第一步,随后需要设计图案,紧接着,要将图案“画”在稻田中。沈超所在的一个8人水稻创新团队,利用类似刺绣的方式,经设计栽植布局、田间网格定位、划区,将田地分成若干面积不等的图案或字型彩叶水稻栽插区域。
5月16号前后,完成上述工作后,景观水稻进入了最后一步,插秧。二三十个劳动力花了大约两天,完成了4幅水稻景观图的插秧。“6月底和7月初,水稻将会进入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新叶片逐渐长出并完全展开,将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沈超介绍说。
游客中心预计10月开放
2013年,景观水稻项目开始在温江区万春镇水稻基地试水。2013年到2016年,4年间景观水稻只有两个颜色。色调单一,颜色不均匀,高度不一致,同时紫叶水稻较高,容易倒伏等因素,导致前3年景观水稻的效果都不太好。沈超和他的团队引选育多个彩叶稻品种反复试验,在2016年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近两年将颜色增加到了三种,让视觉效果更饱满了。
沈超告诉记者,除了好看,景观水稻带来的人气与人流量,在未来或可由乡村旅游观光等项目转化为经济效益。“景观水稻就是之前的稻田,不可能围起来收门票,所以目前不会给农户带来直接的收入。”
黄秀告诉记者,2016年之前,景观水稻都没出效果,基本没什么人来,最近两年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来的人不少,但村里没有像饭店旅馆等配套设施,游客看完“水稻熊猫”就走了。为了改变留不住游客的困境,去年和林村招商引资修建了游客中心和民宿。游客中心预计今年10月开放。
除了修建游客中心,从2015年底到去年年底,通过整修,村里形成了具有川西林盘特色的院落。“之前配套设施不够,现在逐渐完善了。”黄秀表示,还会动员村民将自家院落改造为农家乐、民宿等。除了硬件,村里还打算将书吧、咖啡吧、陶艺、摸鱼等文化项目植入其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凌昆记者余星雨)6月21日,成都市首家区县级口腔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温江区口腔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在温江区人民医院成...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