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的第一堂课 市五医院全省首开“生命健康课堂”背后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 邓晓洪 /文 周宏伟 /图
背景
2018年4月21日,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建院80周年院庆启动仪式上,温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东将“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基地”的牌子授予了该院,从此,市五医院的医生多了一重身份:他们将以“生命教师”的身份,把生命与健康的相关知识传播给中小学生。
这是成都乃至四川首个以医院为主体的生命健康教育基地。市五医院这一初衷的背后,具有既简单又复杂的社会因素。说简单,是希望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一个正确看待生命与健康的观念,珍惜健康,敬畏生命;说复杂,是因为现在的人对健康与生命在科学上的认知不足,带来诸多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以至于发生很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在以下文章中我们会谈到。该院希望从一个小的区域去着手改变,从中小学生教育抓起,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去影响他们,并由他们再辐射影响周围的人。
市五医院的想法得到了温江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因而在5月20日,他们正式拉开了这一活动的序幕。
璐璐的疑惑和妈妈的担忧
5月20日是星期天,9岁的璐璐由于兴奋而醒得很早,她穿好衣服、洗漱完毕,简单吃了点早饭,就催促着妈妈侯晓蕾赶紧出门。他们要去参加市五医院第一期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生命健康教育课堂。
在头天晚上睡觉之前,璐璐就对这个课堂充满了好奇,她不停地问妈妈:“究竟要讲些什么呢?会不会告诉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活动会不会很好玩儿?”妈妈侯晓蕾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她也无从回答,只是让孩子早点睡,明天去揭开答案。
侯晓蕾是活动开始前10天获知消息的,她女儿同学的妈妈在市五医院当医生,从这个医生口中听说正在报名,她立即报了,她也希望帮助孩子回答她一直以来无法解答的问题。“从娃娃三、四岁起,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就困惑着我们,让我们无法回答,比如‘我是从哪儿来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
这是所有家长都面对的共同问题,和侯晓蕾一样,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专业知识的欠缺,他们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看似很小却很“烧脑”的问题。
然而对侯晓蕾来说,在女儿问到的每个问题背后,还有潜藏着的诸多担忧,“我们经常看到报道,说哪儿又有娃娃跳楼了、哪儿又有孩子打架用刀把谁捅死了,让人心惊肉跳的,这些孩子小小年纪为啥就对生命没有概念,动不动就侵犯自己或者别人的生命?”她说,作为家长,理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但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来讲。”
得知市五医院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侯晓蕾隐隐觉得,这或许是她想要的。
他们家距离医院不太远,活动9点开始,他们8点多就出门,抵达医院,发现已经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提前到了,和她一样,他们同样对活动充满了期待。
有趣的课堂以及背后的深意
这次活动报名非常火爆,“有150名家长报名,但我们一次无法接待这么多人,只能分批进行。”市五医院团委书记周宏伟说。他们按照报名的先后,从中选了80个6—13岁的孩子,每个孩子有一名家长随行。为了维持秩序,他们将160个人分成5个组,一个组配名医务人员和一名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
“课程”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设置的:第一个环节是教他们跳洗手舞,医生用活泼的舞蹈告诉他们如何用洗手来保护自己的健康;第二个环节是儿科医生用动画的方式讲生命的起源;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体验怀孕;最后一个环节,是带孩子们去妇产科看新生儿沐浴,并告诉他们关于新生儿的相关知识。
儿科医生高萍在讲解生命起源之前,先用孩子的口吻提出了他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是从哪儿来?”孩子们齐刷刷地举手回答,答案千奇百怪、充满童真,有的说“奶奶说,我是从菜市场捡来的”、“妈妈说,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是妈妈拉粑粑时拉出来的”、“我是妈妈买东西时送的”,还有孩子说,他是医生从妈妈肚子“掏”出来的,说的时候还伴随着掏的动作。
尽管知道会有各种回答,但现场这个互动问题依然让高萍感到惊讶:“这些孩子中8岁以上居多,按理不应该是那么幼稚的回答。”高萍先放了那段《小乙向前冲》的动画短片,向孩子们讲解精子和卵子如何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形成胚胎在妈妈子宫里着床逐步生长的过程,“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
高萍的讲解之后,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让孩子们体验怀孕。工作人员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个气球,让他们塞在衣服下面模拟怀孕,产科护士詹娜启发大家:“那是你们的小宝宝,但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不会像气球那么轻,会很重的,重得走路都很困难,你们曾经就装在妈妈肚子里,所以你们必须要保护好小宝宝。”这一启发让孩子们严肃起来,他们开始认真体会怀孕,因为肚子下装了个大大的气球,而且要随时保护,他们的动作开始变形,“坐凳子的时候双腿伸长让自己尽量舒服,走路的时候双手搂着肚子,生怕有闪失。这就是孩子,他们一旦进入角色,就像真正的孕妇一样呵护着小生命。”
一边让孩子体验,詹娜一边讲新生儿的知识:孩子为什么哭闹?是有安全需求、爱的需求,或者是饿了、排便了,另外哭也是一种运动,能促进肺功能的发育;刚出生的小宝宝会有视力吗?不会!他们一周内仅有光感,是靠气味和听觉来判断,一个月到半年期间他们的视力才逐渐发育起来……这些知识充满趣味,让孩子们听得异常仔细,间或,詹娜告诉他们父母是如何保护他们的,“孩子们感情是丰富的,他们立即明白爸爸妈妈是那么辛苦,眼里竟充满泪水。”她说,这除了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爱的传递,让孩子明白从诞生、孕育、成长,一个家庭要付出很多艰辛,“爱,这个字从抽象到具象,从体验过程中他们就能感知到,我们希望他们更明白如何去爱父母、爱身边的人,从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年轻医生陈龙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之一,他说,按照活动设计,整个过程是轻松的、快乐的,是孩子容易接受的,“但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意义,这个意义有待跟随生命健康课堂的持续开展逐步展现。”
这个深意,又该如何理解?
全健康过程与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
这次针对孩子的生命健康教育课堂,过程看起来简单,内容似乎也浅显。但这只是一个开头、一个序幕,序幕开启之后,将逐步走向深入。
故事可以回溯到侯晓蕾的担忧那部分,她从电视上看到的孩子自杀新闻,困扰的不仅仅是她,而是全社会,“对生命认知的表浅,让他们无从去爱惜和尊重生命,经不得一点小小的挫折。”这是孩子们遭遇的心理问题,与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心理困境之外,同样有对身体认知不足导致的其他悲剧。
市五医院生命健康课堂老师、儿科医生高萍说,在医院,她见到过好多例“小妈妈”,她们十六七岁便怀孕,有的不得已生下孩子,“她们对‘性\’毫无认识,懵懵懂懂,干下了不该干的事,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出发,高萍认为,生命健康教育的普遍缺位,“不应该只是让医生叹息和遗憾,而是应该做些什么。”
今年是市五医院建院80周年,医院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经过收集意见,“生命健康课堂”被纳入其中,而且将其作为医院长久性工作。
该院院长雷建国说,有多位医务人员提出这个建议,“我觉得这个设想非常好,现在的人,生了病就进医院,病好了出院,把健康看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疾病的背后交织着多种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健康认知问题以及对生命的态度问题。”
雷建国举了个每年都在发生的例子:为什么全国那么多伤医事件?仅仅是医患矛盾吗?其实隐藏着对医学科学认识的不足;另外,大家关切的健康问题,为什么不提前着手预防?如果有悲剧发生,为什么不提前干预?“医生不是神啊,不会对所有疾病手到擒来。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疾病、了解医学这门科学,才能帮助人们有效解决健康问题,并培养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雷建国说,国家已经提出“大健康”理念,他认为,开展“生命健康课堂”,就是树立“大健康意识”的一种实践,从生命的孕育到终老死亡,实现全程化管理,教育就是管理的重要部分,“作为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我们有这个责任去提供生命健康教育,从孩子抓起,他们是新生代,他们懂得多了,还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对健康和生命这个课题,医生的讲解更专业,更令人信服。”
在“生命健康课堂”的第一堂课之后,市五医院拟每两个月开展一次这样的课堂,而且逐步层层深入,向中小学生们解析健康与生命的秘密。团委书记周宏伟说:“我们还将由浅入深地带孩子们参观各个科室,告诉他们疾病是怎么回事、医生是如何看病的等等,用全程化的科学灌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命观,让他们爱护健康、敬畏生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
新闻推荐
6月,中心城区将再添80台“成都造”新能源公交车,这批新车长什么样?具有什么样的新功能?27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提前打探。白色的...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