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身农业大公园 向往的生活就在这里

成都日报 2018-05-12 07:58 大字

篱落疏疏一径深,从和林村入口沿着绿道向林盘深处走几分钟,远远就望见一座座川西小院掩映在绿树中,林盘外连成片的水田刚插好秧苗,倒映着天光云影,5月的成都平原田园风光安静闲适、悠闲惬意。

就在几天前,5月6日周日,一场热闹的开秧门活动在和林村举行。经过挑秧上台、祭祀、挑秧巡田等仪式后,几十位村民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奋力将秧苗抛入稻田。名为“原乡和林‘水稻\’渠成”开秧门农耕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四届,当天这场呈现了传统农耕壮观场面以及川西农耕独特的水稻耕种文化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参加。

和林村位于温江区“南城北林”总体规划中的“北林”区域,是古蜀鱼凫农耕文化发源地、“国家农高区”腹心地带,川西农耕实景博物馆核心区,也是为数不多保留了传统大田种植方式的纯农村区域,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七星大蒜主产区、水稻高产创建基地。

“我们通过实施‘三个一\’运行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即建立一套‘党建引领、共建共治\’的治理机制,修复一批‘林田相依、林院相融\’的川西林盘,走出一条‘一三互动、产村相融\’的发展路子。”和林村党总支书记吴从新告诉记者,通过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发展,用乡村发展来支撑乡村治理,把和林村建成一个农业大公园,让当地群众生活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整治林盘

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发展

上周日的热闹就在周明书的家门口上演,周家的院子位于田边通往观景台和生态公园的岔路口,每到蒜薹采摘节、开秧门、瓜果采摘节、新米品鉴会等各种活动,熙来攘往的游客总爱在他家门口照个相,有时大门敞开,不少游客还会进去参观一番。

“基础设施好了,风景也漂亮,现在来耍的游客都说羡慕我们的居住环境。”周明书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带着记者房前屋后绕了一圈,茂林修竹环绕的院子干净整洁,院内种着柚子、苹果、黄桷兰,爬了满架子的葡萄藤已结出小果,院外一畦菜地里小葱、辣椒、豇豆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大门口,一张写满了签名的院落治理积分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村里成立了巾帼志愿者队伍,每天上午都有人来检查环境卫生,合格的话检查人就签上自己的名字计1分,不合格就要求整改。”周明书的妻子李志英上前解释,除了院内,院外与院内等同面积的公共区域也是自己打扫,每月根据积分,15分以上就可换礼品。“上个月积满30分,换了5袋洗衣粉。”

“社区治理,我们主要做的第一个是川西林盘的保护、农房风貌的改造,原来的农房,改造过后就统一形成一个川西民居的风格。”吴从新说,秉着林田相依、林院相融的修复理念,和林村以村里的叶家院子为起点,将院落改造与旅游环线、绿道系统等同步进行,串起沿线的多个林盘院落,形成独特的川西林盘景观群落。

“环境巴适了,但是要维护好就需要改变村民传统的一些生活习惯了。”吴从新说,村里党员带头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全都是本村妇女,分成5个组,每个组9人,周一至周五对环境卫生进行督查,引导形成好的乡风习俗。

说起和林村的变化和发展,吴从新思路十分清晰,“环境变好了,依托我身后这一片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利用植入大片景观和农事活动吸引游客,从而带动第三产业,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更美。”

农旅融合

依托生态优势 推进一三产业联动

乡村发展支撑乡村治理

“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田园风光就在眼前,站在周家大门口放眼望去,吴从新身后是成片水田绵延开来,“成都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实景博物馆”的牌子就在不远处。

和林村如今还成为全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核心基地,近两年成立了裕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申请了“鱼凫尚品”商标,粗包装的大米就可卖到2.25元/公斤。

“我们依托国家级农创孵化平台万春智慧·创客空间,打造原乡和林农创空间,实施品牌战略。”吴从新介绍,除了“鱼凫尚品”的大米,还有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红七星大蒜。

依托生态优势区域特色,推进一三联动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温江区农发局还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合作,在和林村种植彩色水稻,形成了稻田景观。“除了传统的熊猫、鱼凫神鸟图,今年还新增了手工插秧图、远古春耕图等兼具文化与趣味的图案。”温江区农发局局长胡良万告诉记者,和林村的稻田边还搭建了蔬菜长廊,经常举行蔬菜采摘活动。

以稻田风光为特色打造农耕文化实景博览园,加快推进大蒜、水稻的景观化、创意化种植,对周边农田、道路、沟渠、标识进行景观改造,积极开展彩色观光水稻、蔬菜长廊、稻田养鱼、优质稻认种等创意休闲农业生产,和林村初步实现了“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

“积极探索农养融合发展,和林村今年引入社会资本1500万元,入驻签约养生养老民宿,未来将通过资本下乡引领群众参与第三产业。”吴从新告诉记者,以治院、治林、治水、治田“四治”为抓手,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村落,聚焦农旅农养农创新兴产业,探寻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创新力,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旅农创农养产业联动发展,村民连年实现增收,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582元,同比增长9.3%。本报记者 李颖 文/图

新闻推荐

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全力助推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罗霞率队调研“西控”区域、眉山政协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霞)为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昨日,市政协副主席罗霞率队到温江区、郫都区等“西控”区域和眉山市,就“如何串联并联政协资源合力服务中心大局,如何推动政协工作更好服务...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