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当“人形支架”不能止于感动

南国早报 2018-04-23 16:21 大字

深度思考

□广西 罗志华

4月20日上午9时许,成都市温江区一位76岁的老人肺心病突然发作,戴着呼吸机依然呼吸困难、寸步难移,家人随后拨通120。温江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出诊接人。医护们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坐卧不得,一位医生就把他背到救护车上。回医院的路上,这位医生保持半蹲姿势,让患者紧靠在自己背上,做一个“人形支架”,长达20多分钟。(据《成都商报》4月22日报道)

这位医生既不怕累,也不嫌脏,愿做患者的“人形支架”,体现出他高尚的医德。但内行看门道,对于这名患者,医生或许只此一策,别无他法。因为肺心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时,只能处于端坐呼吸体位,假如不保持这个体位,他不仅呼吸极度困难,而且还会显得异常烦躁,血氧饱和度也会迅速下降。若如此,他不一定能够顺利到达医院。

可见,这位医生既有高尚的医德,也存在一些无奈。假如看不到这一点,对这件事止于感动,却不进行反思,一些问题就会被掩盖。比如,在谈到救护车时,我们已习惯于看到数量上的不足,但很少考虑到结构不合理。而这位医生面临的问题正是后者,肺心病人需要可让他们保持特殊体位的救护车,但在当前,很少有这类专用救护车。

与肺心病患者需要保持端坐体位一样,心肌梗塞患者不能随意搬动,对搬运床有特殊要求,新生儿急救更需要专用设备,普通救护车无法提供。这样的患者都需要救护车能够做到分类施救、精准转运。在救护车数量不足的前提下,要求救护车进行分类转运,似乎显得不太现实。

但在医疗日益注重精准化的当前,对救护车进行分类已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在这方面,医疗系统已悄然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新生儿专用救护车已从大中城市逐步向县城甚至农村普及,脑卒中、心肌梗塞等特殊患者则依托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专科力量,推出“急救地图”,实施更为精准快速的急救转运。

在笔者看来,对急救患者难以进行分类转运,与其归咎于救护车资源不足,不如说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和服务理念有待突破。事实上,各专科医院都有自己的救护车,各综合医院也可以针对专病配备专车,这些救护车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分类。当前的问题,是120急救中心难以对疾病进行准确而快速地分类,并依据这个分类进行救护车调度。

若能提升疾病分类和调度能力,或将“脑卒中急救地图”等模式普及到其他更多病种,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内的急救资源进行布局和规划,制订出一个新的急救转运规则,则可以立足现有条件,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急救转运。若如此,这名肺心病患者无需医生做其“人形支架”,也完全可以得到以规则作为支撑的精准转运服务。

新闻推荐

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温江实践” 看新经济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温江答卷”

一座素有“金温江”美誉的城市,如何在新时代开拓创新、厚积薄发?一座仅277平方公里承载81万人口的城市,如何实现职住平衡、转型升级?这份新时代的“考卷”,面对人民的“阅卷”,温江该如何作答?时不我待,...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