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7年陈公馆 今成寻常百姓家 党报记者探访历史建筑之温江区和盛镇大桐街陈公馆

成都日报 2018-01-18 06:30 大字

陈公馆院子和堂屋

陈公馆大门

在入选成都市第九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老建筑中,最出乎当地人意料的,恐怕就要数位于温江区和盛镇大桐街的陈公馆了。看到记者在陈公馆前拍照,好几个镇里的年轻人围上前来,记者了解到,陈公馆已有近87年历史,第一代主人叫陈吉山。

卧室设有壁炉 所有人都很羡慕

陈吉山生于清末,早年家贫,13岁时随母亲前往继父家,以卖油糕为生。16岁时,陈吉山加入袍哥组织,多年后成为和盛一地的“总舵把子”。此后,他曾参与“讨袁护国”,并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在当时的温江县政府任职。

1931年,陈吉山花巨资修建了陈公馆。公馆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分为前后大小3个院落,内有大小会客厅、娱乐室、走马转角楼、餐厅、厨房、收藏室、大小卧室,院中还培植了多种名贵花木。而最让附近居民津津乐道的,就是公馆里设有壁炉的卧室了。“大家都叫它冷暖房,冬天一进屋就特别暖和,所有人都羡慕得不得了。”现年82岁的陈光宗老人说。

居民呼吁保护

把历史留给下一代

1949年之后,陈家人搬出去后,陈公馆改变了用途,时而被锁起来存放物资、时而被用作公社开会的会址,一度还成为和盛镇派出所的驻地。而陈光宗,则几乎成为住在陈公馆时间最长的人。

1952年,和盛镇开展扫盲运动,陈公馆被选为上课的课堂。到了上世纪80年代,和盛镇修建了柳江食品厂,陈吉山女儿陈公玉(音)当年所住的绣楼也被征用作员工宿舍,时任柳江食品厂厂长的陈光宗便搬了进去。“我一共在绣楼住了8年。”陈光宗说。

再后来,和盛镇派出所搬到了别处,陈公馆除绣楼以外的房屋也被分给了居民。

记者在探访时看到,公馆内一处阁楼的木板和楼梯都已朽烂了。在记者采访的和盛镇居民中,目前还住在公馆的毛春林老人一直呼吁要对陈公馆进行保护。“陈公馆是我们镇遗留下的几乎是最老最有研究价值的建筑了,我们有必要把它保存下来,把历史记忆留给我们的下一代。”毛春林说。

本报记者 白洋 李颖 文/图

新闻推荐

文化暖冬日惠民活动多 广安把舞台让给群众

近日,记者从全省多地文化部门获悉,新春期间,四川省多地启动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多地还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主题演出,深入基层,将温暖送到...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