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献给成都基层体育工作者最大的敬意 2017“我爱成都·未名体育人士”评选活动历时近11个月,10位当选者出炉

成都商报 2017-12-07 02:32 大字

献给成都基层体育工作者

2017“我爱成都·未名体育人士”评选活动历时近11个月,10位当选者出炉

12月6日,“运动成都”成都市第四届“安利纽崔莱”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暨闭幕式在青白江文体中心举行。来自成都各区(市)县的众多代表队和个人,因为在全年全民健身活动中表现出色获得表彰。而由成都商报与成都市体育局共同主办的2017“我爱成都·未名体育人士”评选活动历时近11个月,也在闭幕式期间进行了颁奖。

2017“我爱成都·未名体育人士”评选活动以“给基层体育一次礼遇”为初衷,于今年1月10日正式启动。经过前期自荐与推荐,共有120位成都基层体育工作者和参与者成为候选人;随后的网络投票阶段,受到了近20万名微信用户的关注,其中147788名微信用户投出了自己手中宝贵的一票;而在网络投票阶段排名前50位的候选人,进入了最后的专家评委投票阶段。

最终,组委会综合网络投票阶段和专家评委投票阶段的总得分,选出了“我爱成都·未名体育人士”评选活动的10位当选者。在当选者中,有基层篮球教练、足球教练、排球教研人员,也有基层体育协会工作者……

他们,将青春与热血默默献给成都的全民健身事业!不仅自己亲身参与体育工作,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全民健身!

他们,值得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他们,配得上成都体育最高的礼遇!

最大的敬意,献给成都基层体育工作者!

成都商报记者 李博 实习生 李琦

白芙蓉

白芙蓉,锦江区足协主席,现受聘从事锦江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锦江区足球协会的工作。1971年从成都体院毕业后,白芙蓉被分配到西昌地区体委(现为凉山州体育局)从事田径教练工作;1992年被调至锦江体委业余体校,从事青少年体育教学和田径教练员工作。2004年退休后,她依然没有离开体育。

风风雨雨40多个年头,白芙蓉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体育事业。40多年,她为国家、省、市各级运动队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苗子,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均获得过优异的成绩。“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这种普通人也没做过什么大事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都会遇到,很平常。”谈及这些年在工作中的付出和经历的困难,白芙蓉笑称,都是一些普通人经历的小事而已。

在采访过程中,白芙蓉最想表达的只有一点,“怎样才能让体育与教育密切配合?”当前,体育和教育发展不均衡,教练培训的力度不够,足球培训市场也需要规范。白芙蓉期待体育和教育能密切配合,从更深层次解决问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质的突破。

黄艳

黄艳,既是一名普通而狂热的乒乓球爱好者,曾获得2016年“运动成都·定制赛事”乒乓球奥运冠军挑战赛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业余争霸赛的女子冠军;她又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乒乓球协会会长,带动着身边一群人坚持参与乒乓球运动。正是因为她和很多同伴的坚守,使龙泉驿区无愧于“中国乒乓球全民健身之乡”这一称号。

黄艳接触乒乓球很早,9岁时就有了自己的乒乓球拍。但从1984年开始接触乒乓球,到2004年开始接受专业的指导,她足足等了20年。2013年,黄艳和朋友成立了一支乒乓球队,名叫“快乐乒乓”。2015年年初,“快乐乒乓”已经人满为患,事务繁杂,但黄艳还是从老会长手里接过了龙泉驿区乒乓球协会的大旗。几经周折,她找到了一处可以长期租用的场地,作为协会会员们平常运动的“根据地”。

经过两年的发展,龙泉驿区乒乓球协会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民间体育组织,拥有会员300余人,队伍12支,每年组织各类比赛90余场。此外,黄艳还积极推动协会建设,举行征文活动,出版征文集《笔直的弧线》,举办协会篮球、游泳比赛,资助困难群众,走进学校、社区推广乒乓球……

蒋海堂

蒋海堂,成都市体育舞蹈协会的一名干事。2006年,蒋海堂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2005年~2008年底担任业余乒乓球教练。进入成都市体育舞蹈协会时,正值赛事和培训逐渐增加,大大小小的事情接踵而至。当时,计分软件和编排软件都还不够先进,蒋海堂清楚地记得,2009年的第一场赛事1061人参加,熬了两个通宵,几乎是“全人工式运转”,解决了从报名到编排,从出评分表到成绩统计等一系列问题。

2012年在双流举行的世界体育舞蹈节,蒋海堂有一周时间基本上都是晚上1点多休息,早上5点钟起来继续工作。这一年的7、8月份,据蒋海堂自己统计,按照一天工作10个小时计算,他几乎是每8分钟就有一个电话打进或者拨出。由于常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他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成都市体育舞蹈协会也在不断壮大。

2016年世界体育舞蹈节,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授予成都“世界体育舞蹈名城”称号。这个称号,证明了体育舞蹈在成都的成功;而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像蒋海堂这样普通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刘建华

刘建华,成都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副教授,成都市气排球运动的“鼻祖”。从1971年下乡开始与排球结缘,到如今,刘建华的大半辈子一直在与排球打交道:青年时期,他是排球运动员;1976年毕业后,他成为成都体院体育系排球教研室的一名老师;1988年,他又通过了国家级排球裁判考试。直到2014年退休后,刘建华仍在协助成都市排协,参与组织青少年排球比赛等工作。

“排球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建华笑着感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刘建华在协助成都市排协宣传、推广气排球运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研讨制定了《成都市气排球竞赛规则》。而成都市小学生气排球比赛的参赛队由最初的几支,发展至今天的280支,刘老师功不可没。

对于中国排球未来的发展,刘建华希望体育管理部门不仅要重提高,还要将排球运动真正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中。“不想只看到金字塔尖的极少一部分人在打排球,普及和提高两者的关系要处理好。普及了,才有氛围,也才能做到全民健身,最终实现体育强国。”

刘凌琳

刘凌琳,已经在成都市武术协会工作了18年。如今,她不仅是成都市武术协会的干事,还是健身气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员。18年间,从参与一些简单的资料收集工作,到举办大型活动赛事,刘凌琳的工作越来越忙。与其他协会不同,成都市武术协会要负责组织很多太极活动,而参加活动的以老年人居多,其中不少都不会上网,报名只能手写,还经常不分早晚地打电话咨询相关问题。深夜12点左右还在耐心地解答问题,对于刘凌琳来说早已是常事。

2017年,成都市武术协会光武术项目就有26个比赛和培训,不含非遗节的表演,还有22场巡回培训。所有这些项目,在正式比赛之前都需要经历好几个程序,从最开始的策划出方案,到与主管部门报批和沟通,再到组织网上报名,与辅导站、社区、基层武术协会、武馆校等对接……

从最开始与武术结缘,到现在在成都市武术协会兢兢业业工作这么多年,刘凌琳表示,“最主要的还是武术本身的魅力,武术很美,真的很美。不管是太极,传统拳术,还是竞技武术,它们都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魅力。”

李联

现在的李联,有了一个官方头衔:成都市毽球协会秘书长。这是一个由一群喜爱毽球的普通人发起成立的协会,自去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他们不光教人踢毽球,还组织活动与比赛。李联的梦想是,让毽球成为成都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1986年,19岁的李联中专毕业,进入成都机车车辆厂工作,捧上了外界羡慕的“铁饭碗”。在这个4万多人的厂子,李联工作的铸工车间有300多人,除了上班以外,工人们还会有很多娱乐活动,毽球就是其中一项。李联曾与工友们合作,获得过全市毽球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离开工厂后,李联一度搁下了运动,直到2013年在新华公园遇到了一群同样爱踢毽球的朋友。

通过专业的咨询和准备,在成都市民政局和体育局的支持下,2015年9月,李联和他的朋友们发起了成都市毽球协会的成立准备,最终在2016年7月正式成立成都市毽球协会。这是一个完全由普通爱好者成立的非营利性专业体育组织,成立一年多来,会员已经从十几个人涨到了500多人。身份变了,李联却不忘初心,那就是让毽球这项运动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他的愿望是,“希望在各个公园的空地上,都能看到人们踢毽球的身影”。

桑成

桑成,成都市温江区和盛小学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从2008年他进入这所小学工作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10个年头,这些年桑成带过3批青少年女足队员,每一批都在10人以上。这些孩子多数都曾入选成都市代表队、四川省代表队乃至国家少年集训队。桑成也曾多次带领姑娘们参加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足球事业发展难,女足更是难上加难。但桑成作为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比起体育,在传统的观念里,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更重视孩子的学业。为了培养一个女足的好苗子,桑成要不停地游走在学校、家长和孩子中间,做各种沟通工作。

“家长不理解,教练事务多,专业培训学习的机会少,传统更重学业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女足发展的难题。”桑成表示,尽管发展难,但他仍希望中国足球能走得更远,希望自己培养的孩子们都能走出成都,有一天能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为国争光。

徐春霞

自诩跆拳道“黑带高手”的徐春霞,其实是一个被人轻轻一绊就要摔倒在地的“高手”——别看她是成都市跆拳道协会秘书长,协会旗下有大大小小数百家会员单位。

11年间,成都市跆拳道协会从最初的零会员单位,到现在300多家会员单位,笑、辛苦地笑着是一种常态,这也是成都市跆拳道协会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我们会费尽心力,做好一切准备,哪怕是再辛苦,协会的所有人都会笑着去面对。”徐春霞说,“我们只是力争做到跆拳道运动传递的十二字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当然,作为一个市级体育运动协会,需要发展的不止是规模,还有后续的服务,才可能让这项运动受到更多市民的喜爱,并一直火下去。每年暑假,是一年中跆拳道最火的时候,各种比赛、培训和考级,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孩子们的考级,她和考官都会亲自上门服务,对他们的跆拳道水平进行考核认证,各个道馆,各个区市县,一天下来就是好几家。为了服务,为了帮孩子们省路费省精力,再苦再累,徐春霞还是一样的坚持。

张洋

张洋,现在是成都市足协U11精英梯队教练员,同时担任武侯计算机实验小学足球主教练。从2001年投身足球教学工作开始,16年间,他多次带领成都队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为成都市足球梯队输送了40多个好苗子。其中,冯子豪、池典、孟俊杰、罗驰等人进入了国字号,李小一和池典还分别进入了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和法国瓦纳俱乐部学习。

“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这几年可谓是成都足球发展最难的时期,大环境恶劣,几乎没有孩子想来学习足球。”回忆起那段时光,张洋说,自己一度睡眠质量很差,天天都在发愁足球到底该怎么办。而他能做的,就是不停地给家长做工作,向学校推荐特长生,先帮助这些踢球的孩子解决上学问题,让家长看到希望。

一路咬着牙,埋头苦干,张洋说所幸坚持了过来。谈及如今足球的发展,张洋表示:“有些浮躁,很多人都过于急功近利,不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在足球的道路上,张洋还会一直走下去,他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认可足球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帮助,希望与看重学习成绩相比,家长们同样能重视体育的重要性。

朱东

朱东,昔日的四川篮球名宿,如今扎根成都体育学院,担任该校男篮主教练。当运动员时,朱东是四川篮球的骄傲;而在退役多年以后,他仍然在为四川篮球奉献自己的热量。

退役后,朱东先是作为助教,帮助四川金强男篮拿到NBL冠军,并冲入CBA联赛。此后,他在四川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做了一段时间行政工作。如今的朱东,转身进入校园,默默地教书育人,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理念,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他认为,让篮球回归校园,是中国篮球发展必然的趋势。

出任成都体育学院男篮主教练后,朱东已经带队获得了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亚军。他说,就目前国内的高校篮球而言,首要的目标还是“育人”,其次才是要求出成绩。学生们的文化课程很重要,因此不能像专业队那样,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大学生球员是无法在一边学习一边训练的情况下,达到很高竞技水平的。这也就使得中国的职业篮球联赛,无法像NBA那样从大学里挑选人才。现在CBA每年都会搞一次大学生球员选秀,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好。”

新闻推荐

暗记朋友开机密码 女子从对方支付宝转钱获刑

2017年2月10日,陈丽(化名)在朋友李洁(化名)的水果店里聊天。看李洁忙于招呼客人,陈丽拿起了李洁放在柜台上的手机。因以前留意过李洁手机的开机密码,并且向李洁借钱打欠条的时候记过李洁的身份证号...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