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目机器人创始人桂仲成:让道路检测机器人成为“必选项”

华西都市报 2022-02-11 02:13 大字

圭目机器人创始人桂仲成: 机器人正在进行机场跑道道面检测。

桂仲成

宽阔的机场停机坪,几架飞机一字排开,等待执行飞行任务;另一边,一台橙黄色的机器打开探照灯,在机场跑道上来回穿梭,所到之处的路面和地下相关数据都被记录了下来,经过一系列数据处理,道路表面和内部病害问题清晰可见。

这台机器人来自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桂仲成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十余年。创业5年时间,虽然已经在道路机器人检测领域做到行业领先,但在他看来,如何让检测机器人系统从“少数人觉得它有意义”到成为行业公认的“必选项”,才是团队未来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研发道路“体检医生”历时9个多月为大兴机场道面体检

桂仲成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东方电气、京东方等大型企业,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近10年。其间,他也曾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去美国访学,对基础设施检修机器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觉察到其中的商机。

2016年,桂仲成创业成立了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经过5年钻研,目前,团队已研制出八大系列机器人,涉及机场道面检测、道路病害检测、船型智能管道检测、轨道设施检测等多种场景。

为什么要做这个?他告诉记者,传统检测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判断,检测维度多是停留在一些表面指标,比如路面是否有裂纹裂缝或是坑洼,一般不会涉及对于道路内部结构的检测。“就好比我们去医院体检,测了血压、心跳,但却无法知道血压升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今,机器人检测则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在机器人扫描过程中,三维探地雷达能够检测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道路下方可能存在的积水、空洞等问题。

目前,机场道面健康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平均每小时能完成15000平方米的扫描检测。但受限于机场停航限制,团队历时9个多月才最终完成北京大兴机场的道面体检。

不只是大兴机场,目前,该机场道面检测机器人已应用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等60多个机场,占到全国民用机场的四分之一。公路病害检测机器人也在13个省市得到应用。与此同时,公司还累计申请了300多项专利,并参与了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商业化仍有瓶颈 看好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前景

“非常希望能够把一项技术或者一个产品从idea(想法)变成真正对行业有商业价值的东西,同时真正印证它本身的价值。”桂仲成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业初心。

在他看来,道路检测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相较于传统检测模式,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上都能够大幅提升。“不仅有技术创新性,同时也有商业潜力,这也是我们选择持续深耕这一行业的原因。”

如今,技术层面的难题已经逐一破解,但商业层面的瓶颈依然存在。桂仲成提到,因为此前没有成功的产品先例,道面检测机器人没有参照物,培育客户需要从零开始,难度大、周期长,既要让大家认同其技术价值,还要对抗行业惯性。

即便如此,这仍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化时代,未来“数智化”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机器或将逐渐取代人所做的工作。因此,当下应该做的是敞开怀抱欢迎这个时代的到来,积极投身于其中。

“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对商业上的学习和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桂仲成坦言,这其中还有很多需要去不断摸索,但创业的乐趣也正是源于这种未知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新闻推荐

花海追光拍飞机 打卡梵高的《星空》 成都空港花田开启梦幻夜场

空港花田梦幻夜场正式开放“萌虎”灯光艺术装置春节,到成都双流寻年味儿。你想去花海追光拍飞机吗?成都商报-红星新...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