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 创新突破“从0到1” 展望2022 “成”风破浪“从1到N”

成都日报 2022-01-10 03:56 大字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本报资料图片

斯普奥汀已申请国内外相关专利达五十余项,位列无线充电方案商前列

开栏语

2021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较好实现,为2022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深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济实现“稳中求进”需要哪些动力支撑?如何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围绕于此,本报《成都经济观察》栏目将推出“乘风破浪”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产业发展一线,并通过对话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主管部门,看成都如何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原始创新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才能衍生出相关的应用和产业,才会有之后“从1到N”的枝繁叶茂,无限可能。回望过去的一年,成都在许多领域写下了那个“1”:诞生首个万亿级产业,诞生首支北交所第一股,跻身中西部首个双国际机场城市,成都企业发布国内首款可量产新品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本期《成都经济观察》将带您走入“乘风破浪”系列报道的开篇,看一看成都企业是如何乘着创新引领的东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回望2021

创新突破“从0到1”

2021年

■从千亿到万亿,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08年,电子信息成为成都首个千亿产业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

2021年,成都共4家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历年来入选最多的一次

目前,成都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107家,入选企业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创新拓展国际开放通道,国际门户枢纽能级提升“破局”

去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共新开辟了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等11个境外站点,已经构建起畅联境外69个城市、境内25个城市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去年,成都先后新开通东京、伦敦、阿姆斯特丹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新开数量创历年之最。稳定运行的国际货运航线数量为15条,国际航空货运年供给能力提升至约30万吨

■迎来北交所第一股

2021年资本市场“成都军团”实现多项突破——中寰股份成为北交所第一股、观想科技上市、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大关,全年累计14家企业成功上市

从千亿到万亿 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新年伊始各类数据陆续出炉: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元的产业。时间向前,2008年成都迎来的首个千亿级产业也是电子信息。

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与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互相支撑、互为动力。只有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才有产业集群的全球话语权。在这场规模战中,城市与产业的共生共荣,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齐头并进,成为成都持续冲锋的能量。

2021年8月2日,《财富》全球同步发布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316.05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390位,实现成都本土世界500强零的突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入围世界500强榜单,是归类于“食品生产”类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上榜企业,标志着新希望在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农牧食品企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一步。

森林的形成,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灌木丛林。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去年也实现了突破。2021年2月23日,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与OPPO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性的隔空充电手机。齐碳科技发布国内首款可量产新品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未来医生于去年并入成都独角兽企业医联集团成为事业部。未来医生并入后,医联互联网医院的规模随之进一步扩大,已拥有20多个疾病科室,覆盖肿瘤、心脑血管、内分泌、感染、精神心理、妇科、皮肤科、消化、神经、中医等领域的70多个病种。

目前,成都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107家。入选企业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宁波和深圳。2021年,成都有4家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历年来入选最多的一次。

拓展国际开放通道 国际门户枢纽能级提升

近年来,成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大型企业在蓉投资发展,经济外向度超过40%。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05家,这些企业大多集中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对高效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

成都坚持以国际视野创新谋划拓展国际开放通道,创新国际物流供应链体制机制、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加快推进成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去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共新开辟了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等11个境外站点,已经构建起畅联境外69个城市、境内25个城市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一趟趟忙碌奔跑的国际班列敞开了开放成都的北大门,一个个繁忙起降的国际航班则推开了开放成都的东大门和南大门。去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航投运,成都是继北京、上海后我国内地双国际枢纽机场的第三城,在“一市两场”协同运行首个年度实现了“开门红”。

去年,成都在持续保障至芝加哥、法兰克福等10条国际货运航线“不停航”稳定运行的同时,先后新开通东京、伦敦、阿姆斯特丹等5条国际货运航线,新开数量创历年之最。稳定运行的国际货运航线数量为15条,国际航空货运年供给能力提升至约30万吨,有效保障英特尔、富士康、京东方等高航空依赖型跨国企业的高效空运需求。

四川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成都双流、天府两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447.18万人次,其中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二。快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只有广州白云、成都双流2家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四千万级”。

迎来北交所第一股 资本市场百花齐放

2021年资本市场“成都军团”实现多项突破——中寰股份成为北交所第一股、观想科技上市使成都迈入资本市场“百家俱乐部”、全年累计14家企业成功上市创出历史最佳成绩。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的里程碑。当日,81家企业集体鸣锣开市,其中包括成都的中寰股份。

中寰股份是成都第99家A股上市企业,第100家企业也很快到来。2021年12月6日,四川观想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A股市场“成都军团”迎来新的里程碑——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大关,成为全国第10个上市公司总数超过百家的城市。一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是观察其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更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数据显示,成都A股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37万亿元,数量排名全国所有城市第10位,同时经济证券化率超过100%。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都去年有14家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交易,4家公司登陆港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了128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展望2022

“成”风破浪 “从1到N”

2022年

■深化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企业专心“从0到1”

将通过深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梯次发展、竞相跨越,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将支持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支持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发展,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

■“一市两场”拉杆起飞,国际班列“枢纽对枢纽”

依托中欧班列通道优势,成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空通道、提升国际班列服务,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支撑

有序推动国际定期直飞航线航班恢复,稳定运行既有15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快拓展至洛杉矶、列日等国际物流枢纽的全货机航线网络

■预计今年不少于4家企业登陆北交所

目前成都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指标(四个标准之一)的创新层挂牌企业共有10余家,预计不少于4家2022年成功登陆北交所

另有10余家基础层挂牌企业,年内有望调层至创新层

A

深化企业梯度培育

引导企业专心“从0到1”

“2019年以前大家都很少看到有我们公司的新闻,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底层技术的研发积累。”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斯普奥汀副总经理欧阳庆瀚说道,2021年公司终于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迎来了两个重大突破:与OPPO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性的隔空充电手机,同时完成由天府骅胜领投、博瑞传播跟投的A+轮融资。

不赚快钱、注重基础性原创的斯普奥汀,业界常有人替它捏一把汗。对此,欧阳庆瀚且听且思且进步。“最近,针对技术变化的新趋势以及我们前期产业化的情况,公司正在做新的战略布局调整。”

时间回拨到公司成立的2015年。彼时,与斯普奥汀一样选择磁共振技术路线的无线充电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只有三四家。“这个路线技术门槛高,前期研发投入时间长,商业化落地困难,2018年在苹果采用了第一代技术以后,很多技术公司都放弃了。”欧阳庆瀚自豪地表示,“我们一直坚信无线充电是可以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它是一个底层技术,我们从2011年研发到现在,始终坚定不移。”目前,公司已申请国内外相关专利达50余项,位列无线充电方案商前列。其共振隔空充电技术,已经在医疗设备、水下、高危环境或对用电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开始应用。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在国家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不断去突破自己的技术:做到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充电功率更高的充电效率。同时我们还将完成更多的专利布局专利升级,比如底层技术的研发突破等。”谈及新年展望时,欧阳庆瀚表示,希望将更多的量产产品生产出来带到生活中使用。

创新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仅需要企业家耐得住冷板凳,专心专注于自己的创新事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给企业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深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梯次发展、竞相跨越,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成都还将支持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支持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发展,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同时,在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落实惠企政策、跟踪管理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等方面制定相应保障制度,加快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

B

“一市两场”拉杆起飞

国际班列“枢纽对枢纽”

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孩子王西南智慧物流基地,现场正忙碌地施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整体竣工验收,6月初完成前期自营仓设备安装以及投运。”孩子王儿童用品公司物流基建项目经理张驰称,该项目是继南京智慧物流产业园后,孩子王打造的又一个区域智慧物流产业园区。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打破线上线下的物流配送界限,为川、渝、陕、滇、甘、贵地区的孩子王会员及门店提供更快、更便捷的物流服务体验。依托中欧班列通道优势,成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近200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以来,国际物流供应链受到影响,成都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保畅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宏任称,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运输方式,成都国际铁路枢纽已经成为四川对外开放中的一个亮点。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以推进世界级机场群率先发展为支撑,构建西部民航发展新格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对推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打造航空第四极等,都会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说。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围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等决策部署,市口岸物流办会同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空通道、提升国际班列服务,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支撑。

今年,在国际航空通道拓展方面,将结合全球疫情防控态势,有序推动国际定期直飞航线航班恢复,稳定运行既有15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快拓展至洛杉矶、列日等国际物流枢纽的全货机航线网络。在提升国际班列服务方面,将进一步优化国际班列开行线路方案、通道节点布局,完善“枢纽对枢纽”开行模式及多元化产品体系,持续做好重点外贸企业、适铁制造企业、货代平台的铁路班列发运服务保障,增强成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

C

今年不少于4家企业

有望登陆北交所

面临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成都正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1月7日,新年伊始,一场主题为“直通交易所、赋能成都企业资本发展”的上市培育大会在成都北交所西部基地举办。在本次大会上,交易所梯度培育计划——“专精特新成长通”正式发布。作为“专精特新成长通”的主要发起者,成都产业资本集团下属高新锦泓科贷总经理田琦介绍,这一计划将对接沪深北一板、三板、四板上市通道,以股+债投贷联动方式,形成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上市支撑。

“可以让企业上市少走弯路。”对于成都推出的上市服务“大礼包”,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表示,公司目前正在为明年上市计划做准备。他告诉记者说,公司是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希望能够借力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早日实现上市。“我们完全自主的国产C++软件开发平台‘合迅智灵’现在到了关键期,公司不但对资金有所需求,也希望能走上更好的发展平台。”大会现场,张俊对记者表示,目前科创型企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对于公司而言,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培训和辅导,及时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少走弯路,加快上市进程。

作为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北交所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新的舞台,而成都也加速推进企业在北交所上市。记者从成都市金融监管局获悉,目前该局联合行业部门,出台了推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工作方案,正推动出台企业北交所上市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助力成都创新型中小企业登陆北交所上市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支持提升经济证券化率。此外,北交所开市以来,成都市金融监管局对新三板企业进行了逐一筛选,针对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组织召开了多场培育会,针对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进行了上市诊断服务,梳理有北交所上市意愿企业,展开了上门走访调研。据悉,目前成都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指标(四个标准之一)的创新层挂牌企业共有10余家,预计不少于4家2022年有望成功登陆北交所;另有10余家基础层挂牌企业,年内有望调层至创新层。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杨富 刘泰山 制图 申娟子 图据受访者

新闻推荐

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智慧展厅首秀 嘉宾点赞:这是内容和技术的很好结合

嘉宾点赞:这是内容和技术的很好结合作为智慧展厅“导游”,虚拟主持人“双双”是现场的“明星”。数据可视、体感互动、...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