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国际班列发车 72小时从双流直达东盟腹地 国际供应链体系的成都双流创新方案为中老铁路插上航空“翅膀”

华西都市报 2021-12-07 02:27 大字

国际供应链体系的成都双流创新方案为中老铁路插上航空“翅膀” 12月4日,“中老国际班列”从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正式发车。

12月4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再响鸣笛,一列搭载着包括五金件、电配箱、真空设备、纺织品、电子配件、防疫物资等货物的“中老国际班列”正式发车,直达东盟腹地。

此趟班列共搭载35个大柜约350吨货物,都是成都市双流综保区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快72小时抵达老挝首都万象,比原运输方式节约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同时在运输成本上节约20%-30%。

“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还改变了整个供应链。”递四方集团总裁助理张姣云说,对于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来说,这是成本和时效的“双成功”。

而中老铁路与双流的“相遇”,也必将为这条南向交通大动脉插上一对航空“翅膀”。

列车上的“繁荣”之路

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4日,空铁国际联运港中老国际班列在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开行。

省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吴舸在开行仪式上说,班列的开行不仅为四川生产、贸易、跨境电商企业开辟了一条通往东南亚的快捷新通道,同时还缩短了四川货物发往东盟区域的时间成本,降低了物流成本,这对四川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四川到东盟腹地,这条便捷又稳定的国际货运班列,是一条开放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繁荣”之路。

东盟是我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今年前10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4.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1月1日生效后,中国-东盟双方的贸易潜力将得到全面释放。

据成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美国、欧盟、东盟为四川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对美国进出口1495.5亿元,增长23.1%;对欧盟进出口1245.8亿元,增长13.5%;对东盟进出口1244.1亿元,增长7.8%。

“家门口”上车直达东盟

有了延伸到企业家门口的“空铁国际联运港”,成都双流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充分感受到了“家门口”搭乘国际列车的便利。

“公司距离联运港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货物运输很方便。”成都捷胜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双流区的一家外贸企业。该公司外贸经理张婷婷说,以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先通过船或汽车运送到沿海口岸,再转铁运或海运,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可能需要15天的运输时间。此次运输的两个集装箱的产品,目的地是泰国,搭乘中老班列,家门口“上车”,铁路运输3天,再经过其他手续,送到客户手中仅需八九天,时效上节约一个星期,同时运输成本节约了三分之一。

双流区的外贸企业具有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销售的供应链体系特点。家门口“上车”无疑是最大的福利之一,为综保区生产制造企业与东南亚工厂之间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快速流通,提供了更稳定的国际供应链保障。

国际供应链体系创新探索

同样位于成都双流综合保税区内的一家生产电子配件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海运成本极不稳定,每40尺大柜的运费,从2019年的700多美金涨至2020年的1000多美金,今年更是涨到3500多美金,并且运输时间也从原先的12天左右延长至1个月甚至更久。面对按期交货的压力,他们必须提前备货至东南亚仓库,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大幅提升库存量,无法按照订单进行周期性的生产及运输。

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提供的多种物流解决方案模式,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周期,帮助企业降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时间20天以上,每月减少占用资金上百万元;通过更为优化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体系,企业能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运输、仓储,减少海外库存量,降低配送成本与仓储成本,为其开拓东南亚市场打开有利局面。

双流区于今年9月建成了空铁国际联运港,在原有的国际航空网络体系基础上,完善国际铁路通道网络,形成空铁联运优势,快速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体系的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针对综保区企业境外工厂或客户的分布,先后开行了全国首列经磨憨口岸至老挝万象的中老空铁公多式联运班列,经钦州港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经黄许、霍尔果斯至波兰华沙、德国汉堡、杜易斯堡的国际班列,与海运相比,运输时间缩短约50%。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新闻推荐

半夜起火父母受伤严重 邻居帮他照看小孩 还发起爱心捐款

失火后的客厅■11月26日凌晨2时许,成都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的康桥品上小区一栋二单元一住户家突发火灾,火焰窜出窗外烧到...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